深入《学记》(一)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09:45 被阅读0次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比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面世一千八九百年。

它从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阐述。

其中很多东西,不仅是教育史上的首创,而且经过两千多年教育实践的检验,即使放在现代教学理论的范畴中,也仍然闪烁着生命的火花。

《学记》的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三世纪,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 深刻,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ǐao,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教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执政者)思虑要合于法度,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 (如果)礼贤下士,宽容异己,体恤百姓,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相关文章

  • 深入《学记》(一)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比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 深入《学记》(二)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 深入《学记》(九)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自己没有领悟经文义理,只记住一些...

  • 深入《学记》(三)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yì)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è),孙(以逊顺之心)其业...

  • 深入《学记》(四)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

  • 深入《学记》(五)——大学之法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

  • 深入《学记》(八)——严师为难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

  • 学车与学佛

    这两天写了两篇文章:《学车记》和《学佛记》,《学佛记》的阅读人数很快超过了《学车记》,《学车记》目前只有一...

  • 净空老法师:一句佛号,愈念愈欢喜,愈念愈快乐

    「广学原为深入」,广学是学经教。有这个缘分,有这个机会,可以广学。广学的目的在哪里?是在深入,深入经藏。你把这些理...

  • 深入《学记》(七)——学者四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入《学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tq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