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养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酒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狗乃周章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见与,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已死,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狗因下头目井。生知其意,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人即出之,系之而去。却后五日,狗夜走归。
【词语汇】
晋太和中:指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年号“太和”(366—371年),此处点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广陵:古地名,今江苏扬州一带,属东晋重要州郡。
甚爱怜之:“爱怜”指疼爱、怜惜,突出主人对狗的深厚情感。行止与俱:字面义为“行动与休息都在一起”,形容杨生与狗形影不离。
后生饮酒醉:指杨生后来有一次喝醉酒。行大泽草中:走到大片低洼的沼泽草丛里。眠,不能动:醉倒睡着,无法动弹。
时方冬月燎原:当时正值冬季,野火蔓延(燎原:大火烧遍原野)。风势极盛:风势非常猛烈。
周章号唤:焦急地四处奔走、大声吠叫(“周章”意为慌乱奔走,“号唤”指大声叫喊)。
醉不觉:因醉酒而浑然不觉(指杨生未听到狗的声音)。
以身洒生左右草上:用身体沾水后,洒在杨生周围的草上(“以”表示用,“洒”指洒水)。
周旋跬步:来回走动,一步步移动(“周旋”指来回走动,“跬步”指小步移动)。
火至免焚:大火烧到时,得以避免被烧死(“免焚”即免于焚烧)。
尔后生因暗行:后来杨生又在黑夜中行走(“尔后”指后来,“暗行”即夜间行走)。
堕于空井中: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堕”指跌落,“空井”即无水枯井)。
狗呻吟彻晓:狗整夜哀鸣到天亮(“呻吟”指低声痛苦的声音,“彻晓”即持续到天亮)。
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有人路过,觉得奇怪,发现狗对着井哀嚎(“怪”指感到奇怪,“向井号”即对着井大叫)。
往视,见生:过去一看,发现了杨生(“往视”即上前查看)。
君可出我,当有厚报:您能救我出去,我一定重重报答您(“君”是敬称,“出”指救出,“厚报”即丰厚回报)。
以此狗见与,便当相出:只要把这条狗给我,我就救你出来(“见与”即给我,见,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见笑。“相”指代你)。
此狗曾活我已死,不得相与:这条狗曾救过我性命,我不能把它给你(“活我”指让我活命,“相与”即把它给你)。
余即无惜:其他东西我都可以给(“余”指别的,“无惜”即不吝惜)。
若尔,便不相出: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不救你了(“若尔”即如此,“不相出”指不救你)。
狗因下头目井:狗于是低头看向井中(“下头”即低头,“目”指看)。
生知其意:杨生明白了狗的意图(“知”指明白,“意”指意图)。
以狗相与:把这只狗给你(“以”指把,“相与”即给你)。
系之而去:用绳子拴住狗并带走(“系”指拴,“去”指离开)。
却后五日:五天之后(“却后”指过后)。狗夜走归:狗在夜晚逃跑回来(“走”指逃跑,“归”指返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