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书友会想法简友广场
《道德经》糊涂说(二十三)

《道德经》糊涂说(二十三)

作者: 糊涂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9-23 11:06 被阅读0次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糊涂说:

为人处世,多做与否且不论,自然是少说为宜,言多必失,这是我们都通晓的道理。在上施政也是一样,少发号施令,少做干预,则少厥失,则可使民安居乐业。

暴政苛政如狂风骤雨,虽来得猛烈,但总不能长久。未见一晨之狂风,未有一日之暴雨。风雨虽猛,看似雷厉迅捷,使人望而生畏,但反复多次,恐怕也日渐动摇了根基。秦之二世而亡,便是最好的佐证。历朝历代,凡横征暴敛者,最后无不激起人民的反抗。民本不欲反,奈何实在活不下去了,横竖是死,不得不以死相搏,或许还有一点希望。所谓革命,自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便有了这样的见识。孔子也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不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意即苛政刑罚不如道德礼仪。虽然在具体措施上与老子所说的不尽相同,但总体思路是一致的。

老子说,风雨来自于天地,也就是自然规律,天地尚且不能长久,何况乎人心呢?换言之,还是应当遵从自然规律,即“无为而治”。

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其言行便与道相同,遵从于德的人,其言行就与德相同,失之于道德的人,其言行自有相应的表现。这段话归结起来,就是说,道德高尚的人,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样子,其一言一行,体任自然,合乎社会规范;失道缺德的人,他们的举动,定然是悖离当世人所共同认可的准则的。

同道保持步调一致,也就是遵从自然规律,就能得到道所带来的好处,同得保持步调一致,即道德高尚的人,自然会享受到德所带来的福利。反之,失道缺德的人,违背了自然规律,迟早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这段话在逻辑上大概是没有错的,举个我们当下熟知的例子,环保的问题,各方的宣传和我们的认识,都说要和自然和谐共生。为一时之利破坏自然,长远来说,是祸及子孙。现在所谓风沙的天气,或许在当代便深有体会了。

有一点疑问,上述逻辑成立的前提,是大众当有这样的共识。然而事实上,总有不在少数的人,其心里是不认可的,常常说着一套做着一套。根本原因当然还是在于利益的驱使。道德高尚与道德沦丧,从结果论来说,往往更会有评价和获利的分别。说着道德高尚的话,做着道德沦丧的事,虽则很是悲哀,确实不乏。诗人北岛有两句很著名的诗,或许解释得透彻:“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但求生前畅通无阻,哪管死后的什么评价,当代的人文精神便是仅此而已!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糊涂说(二十三)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

  • 《道德经》糊涂说(五)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

  • 《道德经》糊涂说(十七)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

  • 《道德经》糊涂说(十八)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合不亲,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糊涂说: 春秋的时代,早已不比西周初...

  • 《道德经》糊涂说(十九)

    申请了两次都被拒绝,涉及敏感,咱也不知道哪里敏感。修改得已经面目全非了,还是不行。本来不想发了,总觉得少了一章,心...

  • 《道德经》糊涂说(二十)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几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 《道德经》糊涂说(三十)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

  • 《道德经》糊涂说(三十一)

    原文: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

  • 《道德经》糊涂说(三十二)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

  • 《道德经》糊涂说(三十三)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糊涂说: 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糊涂说(二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nn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