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清华,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清华,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 llz半夏 | 来源:发表于2019-10-27 22:56 被阅读0次

文/半夏

在清华,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

第一学历,是我的硬伤。

总觉得自己起点低,读书少,知识匮乏。

在我上初中的年代,滑县师范成为几乎所有学生追逐的目标,毕竟,考上师范,就意味着有了一个铁饭碗。所以,为了这个铁饭碗,多少人把自己最好的年华消耗在初中,复读一年又一年。听说,有人,初中上了九年。

尽管,历经各种困难,终于如愿上了师范,但心中对大学的向往,有增无减。没能上大学,是我一辈子的遗憾。

时至今日,我依然有大学情结。

2014年9月,接到国培通知,我要去河南教育学院学习三个月,方式是顶岗置换。当时,校长为了免除我的后顾之忧,没有给我安排课,让我放心地去学习。虽然教育学院在全省排不上名次,但毕竟是大学,为此,我兴奋了好多天。

在教育学院那三个月,是我最充实快乐的三个月,也是我生命开始拔节生长的三个月。

后来,去大学参加培训的机会接踵而至,不仅去了河南师范大学,还去了河南大学。每一次的外出都是经历,每一次的经历都是成长。

2013年暑假去北京,冒着酷暑,挤上地铁,不怕排长队,临近傍晚,走进清华大学的校园,走一走,看一看,满心的喜悦,对那些清华学子,更是充满了艳羡。尽管时间紧急,我还是赶在天黑之前,来到北京大学门口看了看。清华和北大,作为全国最高学府,他们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更代表了中国学术最前沿。

2017年,再次去北京,利用学习的间隙,我坐上城际公交,跑到天津南开大学,再睹名校的风采。尽管当时的南开大学正在修缮,但一进大门就看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雕像,让我顿生敬仰之情。漫步校园,还偶遇一塘清荷香。

如果有机会,还是想去一些大学校园里走走看看,比如开满樱花的武汉大学,还有上海的名牌大学复旦。

在清华,遇见更好的自己

(二)

在9月份,滑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侯永杰老师在微信上联系我,有没有去过清华大学?想不想去清华大学学习几天?这样的好机会,我当然求之不得,2013年去清华只是匆匆一瞥,能够在清华大学学习几天,我会好好地感受和品味清华的卓越不凡。

在侯老师的指导下,我填写申请表,在十月份便接到通知,10月的14日到18日,参加清华大学伟新教育扶贫中学班主任培训班。

13日下午,在潇潇秋雨中,我来到清华,尽管有学员在班级群里给我分享了位置,我开着导航在原地打转将近一个小时。最终找打所谓的服务楼,报道,安排住宿......

走进住宿的房间才知道,四个人一个房间,没有室内卫生间,床底下有一个不锈钢盆儿,不知道是洗脸用的,还是洗脚用的。出来一看,一个楼层一个卫生间,男女各两个蹲位,男女共用三个洗手池。在我参加的所有培训中,清华大学这种住宿条件是最差的。但是,想想,这是北京,这是清华大学,寸土寸金的地方,也就释然,微笑着接纳,慢慢习惯。

但是,当我走进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508教室,当我聆听了一场又一场专家报告,我才知道,一个层级有一个层级的水平,清华大学的培训,着实属于高大上。

(三)

进了清华门,就是清华人。这次来清华,学习是目的,是根本。

几天的培训下来,有几位专家的几个观点给我的印象深刻,他们提供的策略和方法值得借鉴和学习。

北京二外附中的付晓洁校长,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整个人透着质朴的本色,完全没有全国名校长的那种张扬和对我们这一帮乡村教师的不屑。整节课,他的观点,以及他的做法,听起来都很接地气,但又觉得他的那些理念以及那些理念指导下的行为,都是大道至简,朴素平凡中却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付校长是一个特别善于学习又特别善于思考的人,他的话,听起来及其普通,推敲起来,却又觉得字字珠玑。比如,他把教育归结为几个关键词:成长、成熟、成人、成才、成功;比如,他说,老师正在一点一点摧毁一个孩子,把孩子教傻;比如,他说,德育,是老师举着旗子走在前面,而不是老师拿着鞭子在后面赶;比如,他说,关门的是上帝,开窗的是自己......这些话,反复斟酌,仔细推敲,背后都隐藏着教育的朴素真理。还有,他的德育工作“五字方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德育路径。德,包括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但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育,应从尊严、品格、个性入手;研,研真实的德育问题,研自然的德育过程,研和谐的德育氛围;讨,谈论德育经费、资源;会,留缺口、开窗口、安接口。

付校长最触动我的一句话就是“关门的是上帝,开窗的是自己”。这句话是从《圣经》里那句“当上帝为你关上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圣经》一定是在歌颂上帝的仁慈,但是,我们都知道,哪有什么上帝?生活的现实是,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还是很残酷。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抱怨,靠自己,自己给自己找出路,用力扒开黑暗的缝隙,让光亮照进来。或许,可以这样说,自己就是自己的上帝。

第二位对我有触动的专家是崔成林老师,第一次听他的课,发现他是一位执着于课改的真专家。从网上查找他的资料,看到了著名的“崔成林十问”,每一问都直指问题核心,每一问都振聋发聩。这次,他给我们讲的是“深度学习”问题,这个问题立足课堂,直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现在课堂上老师的“假教”和学生的“假学习”。

崔成林老师直击课堂上知识碎片化课堂抽象化的问题,提出“金课”的“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提出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内容整合、建构反思、迁移运用、问题解决、批判理解,最后要求老师们在备课中成长,在上课中成长,在评课中成长。

一边听崔老师的讲课,我一边在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我身边同事的课堂。有的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在教会的学生会的问题;有的老师,自己都没有弄明白,把学生教得云里雾里;有的老师,一味地讲,把学生当知识容器;有的老师,只抱怨学生不爱学习,却不反思自己的问题......殊不知,课堂上暴露出来的大部分问题,责任在于老师自己。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课堂,基本上都是浅层次学习。把学生引向深度学习,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大部分老师还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我们的老师都需要学习。

最能打动我的是高金英老师,她和共和国同岁,是全国著名的“宏志妈妈”,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没有想到,看上去那么普通的老太太,却是那么的有趣;没有想到,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太太,却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她会玩魔术,她会说绕口令,她知道学生喜欢怎样的老师,她清楚当一个好老师需要的素养和能力。三个小时的讲座,我们就像在听单口相声,笑声不断的同时,又能深刻体会到这个老太太的智慧和魅力。

当时我就在想,等我七十岁的时候,我能不能让自己这么有趣?看看吧,不少的年轻人,每天都活得了无生机,坐在教室里的那些孩子,更是整天无所事事,颓废消极。高金英老师说,未来有八种人将被社会淘汰:知识陈旧的人、对新生事物反应迟钝的人、靠个人能力单打独斗的人、玻璃心,心灵脆弱容易受伤害的人、技能单一没有特长的人、计较眼前目光短浅的人、情商低下的人、不善于学习的人。知道了这些,我们就要努力地培养自己,不要让自己成为这八种人。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灵魂有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年轻。学习,是最好的化妆品,延缓衰老,美容养颜。

人大附中的刘顺舟老师,讲述他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带给我们启迪和思考。幸福也是一种能力,除了良好的心态,还要通过不断学习强大自己。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的刘倩竹老师,一个研究生毕业的音乐老师当班主任,通过两年的努力,带学生做数学、英语、物理三练,愣是把年级最差班带成了年级正数第一。他们这些一线老师的方法策略,或许我们无法照搬,但他们的做法,会带给我们思考和启迪。也许,我们也可以在绝境中另辟蹊径,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和奇迹。

在清华,遇见更好的自己

(四)

不能不说,现在的培训,时间上都安排得特别紧,基本上不会预留在附近玩玩看看的机会。在清华大学学习一周,也只能趁着中午或者下午放学的时间,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我们第四小组,趁着要完成以小组为单位个性拍照的机会,顺便游览了清华大学的主要景点。

一路行走,一路美景。

清华大学的东主楼,我们全班合影就是在这里拍的。那么,这个东主楼应该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体态巍峨,结构坚固。

闻亭,为纪念革命志士闻一多而建的亭子。伫立在闻一多先生的塑像前,我仿佛听到他的《最后一次讲演》,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紧挨着闻亭的是自清亭,散文家、诗人、学着、民主战士,诸多的身份告诉我们,朱自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人风骨。

对我最有吸引力的是清华园。清华园,最初是皇家园林,是康熙年间建的皇帝行宫。“水木清华”为清华园的“园中之园”,设计真的是别具匠心。一泓秀水,水中虽已是残荷,却也是独具韵味。可以想象,夏季的荷塘,荷叶田田,荷花亭亭玉立,绝对是一景。荷花池南侧,是秀雅古建筑“水木清华”的正廊,据说正额上“水木清华”四个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庄美挺秀。“水木清华”正中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朱自清的塑像,在荷花池的北侧,因天色渐晚,还有许多地方没有看,所以便匆匆离开清华园,没能和朱自清先生合个影,甚是遗憾。

近春园,是皇家园林的另一部分,而且是核心部分。据说,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被大火化为灰烬,沦为孤岛。如今的近春园,被诺大的荷塘包围,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

清华大学的二校门,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是清华大学的象征。二校门,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门额上刻有晚清军机大臣那桐1911年题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

除此之外,我们还看了图书馆、大礼堂、古月堂......所到之处,都是风景,有文化的积淀,有历史厚重。

为清华大学感到骄傲,也为自己一个小小的乡村教师能来到清华大学学习一周而感到自豪。

在清华,所有的遇见都很美!

在清华,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在清华,遇见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 在清华,遇见更好的自己

    文/半夏 (一) 第一学历,是我的硬伤。 总觉得自己起点低,读书少,知识匮乏。 在我上初中的年代,滑县师范成为几乎...

  • 在 遇见 更好的自己

    今天 我想和自己谈谈,心平气和、客观公正的和自己聊聊,聊聊最近的收获,也说说对于明天的设想。 你知道吗?你现在在做...

  • 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静坐窗前, 开启我的“小时代”。 守着一份执着与简单, 不问因果。 手捧着《守岁白驹》, ...

  • 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六日,不出意外,将会是我一生除了生日或者将比生日更重要的日子。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上大学,后来,在...

  • 在南京遇见更好的自己

    来南京已近一月。记得来时南京城的夜色深深,身边有牵手旅行,送我报道的亲爱的人。 而今十年的故友重逢,不意而起,有约...

  • 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信阳—武汉旅行故事 Day1 信阳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据点青年旅社——黄鹤楼——首义广场——...

  • 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每每病痛来袭,我都会变得格外脆弱,忍不住悲春伤秋,忍不住再次探求生命的意义。虽然这次病的不是我自己,是孩子,可是当...

  • 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文|MissGraceless 图|部分取自群图 每次会把出去拍来的照片整理后发在朋友圈,有些人点赞有些人评论也总...

  • 在印尼,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个经常梦想着踏出国门的小女生,一个喜欢浪喜欢旅游的大白痴,一个大大咧咧的女汉子,在大一的暑假,突破了自己,背上...

  • 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昨天写了《房价的思考》文章后,第一次得到了打赏,第一次得到了那么多的鼓励和支持,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在此一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清华,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am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