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房地产失去“高光”:银行零风险与政府托市迷局

当房地产失去“高光”:银行零风险与政府托市迷局

作者: 海客曰 | 来源:发表于2025-09-21 22:22 被阅读0次

一、银行的“零风险”路径

房地产曾是中国经济的明星产业,也是一切金融故事的起点。银行表面承担着放贷风险,实则通过一套缜密的链条,把风险层层外包:

1. 开发商全额抵押与连带担保

开发贷款必须以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并由企业法人和主要股东提供连带担保。一旦项目资金链断裂,银行可直接处置土地或追索股东资产,开发商成为第一道风险缓冲。

2. 购房者的二次抵押

项目建成、房产证办妥后,购房者需用房产抵押取得按揭贷款。若房价下跌导致抵押物价值低于贷款余额,银行可要求购房者补充抵押或提前还款,否则启动资产处置程序。

3. 批量按揭的保证金锁定

在批量按揭贷款前,银行往往要求开发商在“大证”办妥前提供担保并缴纳保证金。购房者一旦断供,银行可直接扣划保证金,进一步降低自身暴露。

看似四平八稳的机制,实质是开发商和购房者轮流充当银行的“保险人”。

二、从繁荣到低迷:风险的真实落点

如今的市场早已不再高歌猛进。房价在不少城市已实质性下跌,但政策与行政力量仍在努力托市,以避免大规模违约与金融动荡。

• 对购房者:房价下行、贷款余额倒挂,补充抵押或被迫提前还款的压力骤增。

• 对开发商:销售放缓、资金回笼困难,保证金与连带担保形同紧箍咒。

• 对金融系统:连锁违约可能冲击金融机构,看似无懈可击的“零风险”结构终将接受考验。

政府的托市并非没有代价:它延缓了风险出清,也让问题更难一次性解决。

三、深层结构与经济后果

长期依赖房地产信贷有三重隐患:

• 资金过度集中:挤压制造业、创新企业的融资空间;

• 道德风险积累:银行在“安全”错觉中失去审慎动力;

• 系统性共振:房价下跌叠加购房者断供、开发商违约,保证金终将枯竭,银行也难以独善其身。

四、结语:托市的两难与未来的问号

在这场拉锯战中,政府的托市像是按下了“暂停键”,却没有找到“解决键”。

• 对个人:你会如何评估自己的购房与贷款决策?

• 对市场:持续托市能否换来真正的风险化解,还是更大的积累与转嫁?

• 对制度:我们需要怎样的金融与监管机制,才能避免房地产成为经济的唯一赌注?

房地产的高光已过,托市的迷局仍在继续。真正的答案,或许要等到风险不再被“转嫁”而是被真正消化的那一刻,才会显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房地产失去“高光”:银行零风险与政府托市迷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zez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