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有一段时间,爸爸总是喜欢问我问题,我猜想他就是认为我不够聪明,所以总是出问题考我,一次在饭桌上,爸爸说考我一个问题,还没等问我就说不知道!当时空气凝结,冷漠。事后回想起来,我一定是深深的伤害了父亲,父亲在我高一的时就去逝了,所以一切无从追问,内心徙有深深的愧疚。
有了自已的孩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也有些许叛逆,象极了当年的我。从教育方面,我也常常有一些反思。当年的我这么对父亲应该是有原因的,比如记得因为我小时比较胆小,内向。有时让我送一个东西,因为不知道路,内心都是充满恐惧。父亲说过我连句话也不会说,以后能做什么,类似的话也许深深让我受伤,加上我从小和父亲不是很亲近,所以会出现极度不配合,所以才会有伤害父亲的那些瞬间。事有因果,那么亲子关系出现在问题,也是因为出现过某些矛盾的潜在影响。所以有时侯被孩子的一些不理解,无理顶撞伤到,也默默的接受,而不断反思寻求问题的原因及时调整,也常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哈哈。原来我对父母的默然不耐烦,都在自己做了父母时深深的有了些感受,父母和孩子总是会有对立和冲突,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一个迫切的想长大,而且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自己在事情就是要自己决定,父母会想的更加全面,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或许就也多了些唠叨。
有时被孩子不理解,或者误解,也不想过多解释,等到该懂的年纪,自然会懂。我对孩子说:“妈妈不是对你付出越多就要求你回报越多,也不会对你越多了解就会对你有更多干涉,妈妈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对你的爱,还有尽到一个妈妈该尽的责任“。
父母给孩子的爱和孩子给父母的爱永远不对等,因为我们更加爱我们的孩子,所以我们可以更加宽容,凡事考虑后果,我们也可以永远付出,不计回报。我们付出的所有的爱都不会消失,爱会一真延续,正如父母给我们的爱我们没有忘记,我们把这份爱存起来,回馈父母,同时又把不尽的爱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爱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孩子也会学着去爱他们自己的孩子,爱意传递绵绵不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