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起了,为的是去省图书馆,我已经好久没去了,日记有一个多月没写,我想去补补日记。六点四十出发,七点四十到达,图书馆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因为站着太累,人们纷纷把书包放在地上,以包代人排队。我随手拍了照片发给宁,跟我分享我此时此刻发生的事儿,她刚睡醒还没有起来,我让她起来吃个饭,再睡个回笼觉,她说不睡了,起来活动活动,出出汗,我说好的,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这么热的天,人们不辞辛苦来到图书馆排队,无非是想寻的一个自习的座位,因为图书馆有免费吹空调,免费的座位,一本书,一杯茶,可以坐上一天,既安逸,又省钱,何乐而不为?我想这么多人排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找到座位的,我差不多提前了一个小时,所以开馆后顺利在四楼找到了座位,但陆陆续续有人涌进来,却只能无功而返,不知道他们后来都去了哪里,是徘徊在书架间,还是走廊的长椅上,还是一楼的大厅里。
我的主要计划是完成过去一个月的日记,我都记不得那时发生了什么,只能靠简书和相册,一点一点地回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简书日更就是我的电子版日记。那我的实体日记本还有记录的价值吗?我知道不用笔写也可以,但我已经写了二十年了,难道就此放弃吗?心里不甘,日记本对于我的意义就像实体书一样,尽管我可以随时随地地用阅读器看电子书,但我的书架上依旧摆满了实体书,我永远也无法割舍对实体书,对纸张,对书香的爱恋。我的日记本已经装满了两大箱,初一到大二的日记本在老家的房子里,大二到现在的日记本在现在的储藏箱里,那么久的爱好,其实不是坚持,而是习惯,如果我每天不把今天发生的事儿写出来,就好像今天丢失了一样。即便我没有用笔写出来,那我一定会在简书里打出来的。
中午在老乡鸡吃的,回来午休到两点,下午继续补写日记,但补着补着就写不下去了,最后数了数一共补写了九篇,还差二十多篇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想着还要去理发,不到五点,我就收拾东西离开了图书馆。安农大东门的理发店,我又来了,可惜这一次不是上次那个理发师,感觉没有上次剪的好看,我在想,下次我还要不要来这里呢,小区东门的理发店我只去过其中一家,其实我可以换换另一家,总去一家理发店也不能保证每一次质量都是好的。
我在三里庵那条路的路边店吃了格拉条,爸妈说他们不吃,就没有给他们带。这家店的名字叫,阜家客,我记得上次点外卖的格拉条也是这家店,环境不错,味道也正宗。
回来在东门去了快递,我的行车记录仪到了,约了安装明天上午九点去店里。我还买了骑车座椅的腰靠,颈靠,明天拿到车里试试效果。散步时,我听到了三毛的一本书,梦里花落知多少,那是荷西死后,三毛写的回忆文章,非常悲伤的文字,主播的声音读着,让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在网上买的夏目漱石的书到了,买的是八本,结果只收到了七本,有一本《心》没有发,我联系了卖家,说明天核实后给我答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