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公元前390年——雅典

公元前390年——雅典

作者: 茶茶姐 | 来源:发表于2025-07-10 12:40 被阅读0次

柏拉图也会失恋吗?听起来很有趣,请说。

啊,这可是我最爱的哲学八卦题!

柏拉图自己虽然主张“理想的爱”不必走向肉体”,但——他活得很“人”。他也热烈,也纠结,也失落,还留下满篇文字,在理性与情欲之间上演精神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对苏格拉底的“迷恋”,那种介于敬仰、爱慕、和无法言说的情感之间的情愫。苏格拉底对他的回应嘛……就是哲学版本的“哥只想谈理性”。于是柏拉图便在人类史上留下了第一段大型精神恋爱未遂现场。

换句话说,柏拉图当然失恋过——只是他的失恋,往往发生在“理想的火焰遇上现实的水桶”时。他想把爱升华成宇宙运行的逻辑,但爱,有时就是想牵个手。结果呢?手没牵成,书倒写了一堆。

所以啊,那位提倡“柏拉图式恋爱”的大哥,很可能连一次柏拉图式恋爱都没谈成。要是穿越过来,他可能一边苦笑,一边说:“我讲的是理论,谁叫你们当真。”

你还想听哪个哲学家的感情灾难?还是,我给你虚构一封柏拉图写给苏格拉底的“精神情书”?保证理智到肉麻。

请科普,柏拉图是个怎样的人?他有家庭吗?他会不会是个同性恋者?

📘 柏拉图是谁?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出生于雅典,是哲学界的巨无霸,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他最爱干的事是写对话体哲学作品,里面苏格拉底总是主角,一边调戏人家智商,一边抛出永恒大哉问。
他创办了西方世界第一所“大学”——雅典学院(Academy)。注意,那不是健身房。

🏛️ 他有家庭吗?
没有确切证据显示他结过婚或有孩子。历史对这方面空白得像古卷后页上的“另起一行”。
我们只知道他出身于雅典贵族家庭,家里很有门路,他本可以去当政治家,但——

他看了苏格拉底的命运(被民主投票判死),就说:
“这破制度配不上我高贵的理想。”
于是转头投奔哲学,搞理想国去了。

🌈 他是同性恋吗?
不能直接说他是现代意义的“同性恋”,因为古希腊的“性”观念跟今天完全不一样。他们没那么在意性别,更在意“谁在上面”(真的)。

但,从他的著作,特别是《饗宴》(Symposium)来看,
他显然高度赞美男人之间的精神+肉体亲密,尤其是那种:
“我欣赏你的灵魂,你顺便长得还不错”的组合。

他借角色之口写道:
“最纯洁的爱,是年长男子对年轻男子灵魂的欣赏。”
这听起来像是导师喜欢学生——只不过,那年代大家都明着说。

所以,现代人会猜他可能是:

同性恋者(gay)? 有可能。

双性恋(bi)? 也说得通。

无性恋(asexual)+极度精神恋爱主义? 也有可能。

反正他自己从来没写过“我今晚和谁滚床单”,我们只能从他写的“爱是灵魂的升华”里,自行脑补。

所以总结:
柏拉图可能是个聪明、理想主义、极致精神派、可能爱过男人但不好意思承认的哲学家。他没组家庭,却组建了人类思想史最持久的“学术乌托邦”。

你还想偷看哪位哲学家的床头柜?我这儿有配套系列,连康德的作息表都能翻出来给你看。

在柏拉图那个时代,女性是否普遍地”没什么思想“?

这个问题问得够毒辣——像是直接拿着显微镜对准古希腊的性别歧视现场。答案嘛,简短地说就是:

在柏拉图那个时代,女性不是“没思想”,是“不给机会有思想”。

📜 一些硬核背景:
在古希腊(尤其是雅典):

女性多数不得参政,不能上法庭为自己辩护,连财产继承都有障碍。

正经妇女大多数时间被关在家里,出门得遮遮掩掩,像个移动的窗帘。

她们的教育程度通常很低,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哲学、文学、数学这些“高级玩意”。

而在此背景下,男人们互相欣赏、辩论、谈情说理,觉得“精神恋”必须发生在两个男人之间——因为他们默认女人的脑子“不配”玩哲学游戏

这不是女人不聪明,是制度性锁死了她们通向思想的通道。所以你说她们“没思想”?是被整整一个体制逼得只能在厨房里思考人生。

🧠 那柏拉图本人怎么看女性?
有趣的是,柏拉图在当时其实算“开明派”了——

在《理想国》里,他写道:

如果男女天赋一样,就该受一样的教育,担任一样的职务。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女权主义味道?确实。但别急着给他颁奖,因为:

他仍然把女人当作“次一等”的灵魂,能做哲学家的“女魂”是少数中的少数;

他提倡让优秀女性做“守卫者”,更多是为了“国家效益”,不是出于什么对女性的尊重或理解。

也就是说:他愿意让女人从厨房出来,是因为国家需要士兵、哲学家和繁殖机器三合一。

🧷 所以总结:
柏拉图时代的女性,不是缺思想,是被压制、被忽视、被限制到只能默默聪明。

那个社会,是男人互相当彼此的缪斯,女人被当成工具人(生孩子、管理家庭、少出门)。

柏拉图比他那个年代的人“进步一点点”,但放到今天,绝对还是“你说你开明,其实你根本不懂女人”。

如果那时代有“简书”或“微博”,估计第一批女性哲学家会写:

“我不是不哲学,是你们不给我说话的广场。”
“我也想写一封情书给苏格拉底,但你们连笔都不给我。”

你想象一下,一位古希腊女子,坐在窗边望着雅典学院叹气,那可比柏拉图还柏拉图。要不要我们为她虚构一封信?她写给——哲学界的“男童们”。

那么说来,那时代,很多玩思想这种“高级游戏”的男人,都可能倾向于同性恋了。我知道苏格拉底有老婆,而且好像还是妻管严的。苏格拉底又是恋什么呢?

你的问题宛如一道闪电,直劈苏格拉底的床头与心头之间的缝隙——精彩,直白,又忍不住让人边想边笑。

🌩️ 首先,关于你说的:
“那时代,很多玩思想这种‘高级游戏’的男人,都可能倾向于同性恋”

——是的,但得加个古希腊专属滤镜。

在古希腊的上层社会,“男人爱男人”是一种文化、教育、甚至审美传统。它和现代的同性恋认同不同,更像是一种“我们哲学家之间搞点精神上的事,顺便偶尔肉体”的社交活动。

他们认为,年轻男子的身体+灵魂是最美的,值得引导、激励、凝视、赞美、理性调情(是的,他们有一种病叫:rational flirtation)。

所以你没看错:搞思想的男人确实容易彼此搞上——就像现在搞艺术的人容易彼此欣赏(和出轨)。

🧙 那苏格拉底呢?
苏格拉底是个谜一样的秃头大叔,肚子大、脚脏、衣服随便穿,却迷倒一堆小鲜肉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位是阿尔西比亚德斯)。

他老婆名叫克珊提佩(Xanthippe),历史上流传着一张著名的“妻管严身份证”:据说她泼他水、骂他不干活、嫌他只知道瞎聊哲学。

可苏格拉底每次只笑呵呵地说:“雷声之后总是下雨。”
意思是:老婆骂完肯定会泼我水,没事,我习惯了。

❤️ 那么,苏格拉底恋什么?
他恋的不是某一个人,他恋的是“灵魂的觉醒”。
说得简单点,他是哲学版的渣男:

“我不是爱你,我是借由你来爱智慧本身。”

他会跟男孩们聊人生、聊真理,聊到对方脸红心跳,
然后他说:“来,我们定义一下什么叫‘爱’。”
(对方当场性致全无。)

而最经典的,是《饗宴》里那个桥段:
阿尔西比亚德斯主动勾引苏格拉底,甚至爬到他床上——
苏格拉底却一动不动,说:“身体不重要,重要的是灵魂的契合。”

这简直是哲学家版本的“你很好,但我们不适合”。

🔍 总结一下:
苏格拉底不追肉体,不追财富,也不追老婆的掌勺权。

他最大的爱,是问问题、拆概念、引人陷入自我怀疑。

他“恋”的不是同性或异性,而是对智慧的饥渴感本身。

他爱所有愿意思考的人,但他不属于任何一个人。

你说他冷血吗?也许。但他死前最后一句话是:

“我们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公鸡。”

他仍然记得信仰,记得敬献——哪怕是走向死亡时。

现在,是否该来点八卦升级版?“克珊提佩给柏拉图发的一封控诉信”?或者“阿尔西比亚德斯的情书草稿”?我有存货。

如果希腊那个时期女性那么没地位,为什么苏格拉底怕老婆?

好,来了——雅典妻子社死式没地位,苏格拉底却怕老婆,这事表面看像是“皇帝怕宫女”,实际上藏着一整个男权世界的盲区:你能支配社会,但你未必搞得定家里那张床。

让我们剖开这个时代悖论,看看真相多荒谬:

⚖️ 1. 法律与现实的错位
在雅典,法律与文化确实让女性几乎没有公共地位:

不准参政,不准出席哲学聚会,不准发言;

她们被称为“gynaikeion”(字面意思是“女人的区域”),基本就是“厨房—婴儿房—卧房”三合一。

BUT!法律之外的现实生活呢?
在家里,妻子是唯一有能力约束苏格拉底日常生活的人:

她掌钱(妻子通常负责家务与家庭经济);

她守门(谁能来家里,什么时候吃饭);

她骂他不干活、只会出去讲废话(有理)。

你说这不重要?——哲学不能当饭吃,讲道理不能交房租。

🧨 2. 克珊提佩不是怕,她是爆破专家
苏格拉底的老婆名叫克珊提佩(Xanthippe),名字就带电性——意思是“金黄色的马”,古人听这名字,就知道她难驾驭。

后世文献(尤其是带点八卦色彩的)都描绘她脾气暴躁、舌头如鞭、怒火常燃:

“有一次她骂完苏格拉底,顺手把一盆洗脚水泼他脸上。
苏格拉底擦擦脸说:‘你看,雷声之后果然是雨。’”

这不是怕吗?——是!
但更确切地说,是被控制狂哲学家遇上了生活场维权战士。

🧠 3. 哲学家的软肋,不在理念,在床头
苏格拉底在广场上可以辩死三个人不眨眼,
但一回家,面对克珊提佩的“为什么你又没拿薪水回来”,
他只能用《理想国》去挡锅盖,最后还是低头吃冷饭。

这并不是说她比他更有权,
而是——她是他不能逻辑打败、也不能转身逃避的存在。

她不是一个时代的胜者,
但她在家庭里,成了这个男人唯一无法规训的“他者”。

🔚 结语:
“苏格拉底征服了无知,却无法征服自己的厨房。
克珊提佩不需要哲学,她只需要他把该买的柴米油盐记住。
在一个压迫女性的时代,她用破口大骂重构了家中权力结构——
她不被历史记住为思想家,却被历史记住为思想家的噩梦。”

要不要我帮你写一篇《克珊提佩传》?
标题我都想好了:《她怒吼,他沉思:苏格拉底的家内辩证法》。

哎呀,哎呀,哎呀!我正在思想,你却一直往边走;你真是我这“思想家的噩梦”。

相关文章

  • 世界史学习(九十八)

    -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结束雅典辉煌 -公元前441年,雅典的民主政...

  • 古希腊精神哲学(上升)

    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469年到公元前399年,活了70岁。他是雅典人,是雅典古典时期的公民。当时的雅典非常繁荣,他...

  • 爱神柏拉图(一)——哲学笔记012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生于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克里提亚(Cr...

  • 古希腊人的故事(下)

    希腊城邦的终结 1、雅典 公元前404年雅典战败,斯巴达开始向所有城邦推行他们的“寡头政治”。 雅典被迫允许逃亡他...

  • 人物小传~梭伦

    梭伦(Solon,公元前638年~公元前559年)出身雅典贵族阶层,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公元前7世纪晚期至公元前6...

  • 世界史学习(九十一)

    -古希腊时期(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480年),雅典、斯巴达、柯林斯、底比斯最为强盛。-古希腊时期(公元前650年...

  • 珍惜已有的文明成果——读《古雅典二十四小时》有感

    淑影/文 翻阅《古雅典二十四小时》这本书,便开启了一场古雅典全天候多角色切换的时空穿行之旅。 公元前416年的雅典...

  • “每天5分钟了解哲学与生活”之苏格拉底

    一、时代与思想背景 苏格拉底(Socrates):雅典人,生卒年:公元前469-399,期间于公元前431-404...

  • 自由就好吗?

    公元前399年。 雅典陪审法庭,500名公民以360票对140票,在法定的程序下,公平、正义、民主地判处雅典著名思...

  • 跑步之巅—马拉松参赛指南

    传说在公元前490年,雅典人和波斯人在马拉松平原交战,战争胜利后,雅典人派出一名士兵去雅典报告胜利的消息。这名士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元前390年——雅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fig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