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异类》,解读“天才”的异类之作。

《异类》,解读“天才”的异类之作。

作者: 耐心之剑 | 来源:发表于2020-09-14 07:33 被阅读0次

       古今中外,关于成功学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而《异类》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基于大量的社会学和统计学试验,系统地阐述了取得成功的几大核心要素:成功=机遇+10000小时有效工作时间+家庭环境+工作属性+文化传承。


    机遇

      “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新约·马太福音》。

成功人士并非白手起家,他们以某种形式获得家族的荫庇和支持。那些最终变得卓尔不群的人看似完全依靠个人奋斗,其实不然。事实上,他们一直得益于某些隐蔽的先天优势,或是非凡的机缘,抑或某一文化的特殊优势;这使得他们学得快,干得多,以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方式认知世界。

       加拿大冰球队运动员的选拔机制:筛选+分组+区别训练,加拿大人在年纪尚小时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筛选,进而优胜劣汰,将“天才”和“非天才”分组,给予“天才组”队员强化训练。最终,在以上三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生日靠近“年龄分组日”的队员获得了巨大优势。另外,美国杰出的棒球运动员和欧洲杰出的足球球员也出现明显的与出生日期之间的关联性。要知道,体育一直被认为是最需要天赋的职业。


    10000小时有效工作时间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滑冰运动员、钢琴家、棋手,甚至汪洋大盗······无论你是什么,10000小时这个神奇数字一 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从等量的训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还未发现任何一位世界级的专家在其专业领域中的训练时长少于这个数字。 人的大脑好像必须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消化理解,才能达到极其精通的水平。

     家庭环境

       不同家庭有着截然不同的培养孩子的方式,富裕家庭的培养方式是“协同培养”,贫困家庭的培养方式是“自然发展”,富裕家庭培养的孩子在长大后适应社会的能力远远强于贫困家庭培养的孩子,因为他们从小开始就在学习如何适应社会。

       富裕家庭的“协同培养”:给孩子在放学后以及假期安排满满的活动,发掘孩子的天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技能,教会他们与各类人沟通的技巧以及培养他们的权利意识(与他人协作,在复杂的组织机构中应付自如)。

       贫困家庭的“自然发展”:培养出来的孩子更守规矩,更少发牢骚,在使用时间上更具有创造力,有很好的独立性,他们最缺少的是帮助他们获得应对社会的经验的社群。

     工作属性

       迈入职业道路以后,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最具有满足感和成就感,作者在书中阐述一份好的工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自主性(我们为自己的决定与生活方向负责)、复合性(结合意志力和想象力)、付出与回报的关联性,只有艰苦从事没有意义的工作才称得上是艰苦工作。 细细思量过后深以为然,一份工作只有充满挑战和乐趣才能最终释放我们的天性和潜能,这三个条件可以作为择业的三个准则。

     文化传承

 文化根植人性,影响长存,经过数代传承,即便产生文化的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条件已经消失,这种文化也会一直完好无损地流传下来。

       中华民族有专属自己的稻田文化,这种文化深入到骨髓里体现出来的是中国人的勤劳,这种勤劳体现到对数学的投入上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中国人的数学成绩平均优于国外学生(小学和初中)。


      最后,向大家强烈推荐这本书,我认为这本书的存在本身也是“异类”,因为它能带给你灵魂的震撼。

相关文章

  • 《异类》,解读“天才”的异类之作。

    古今中外,关于成功学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而《异类》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基于大量的社会...

  • 2022年6月读书笔记(5)——《异类》

    异类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天才或者某个领域特别成功的人,本书就揭露了这些异类的成功和哪些因素有关。 1、天才与哪些因素...

  • 天才的自我修养及修炼之旅

    你想成为异类吗?所谓异类,不是神经病,而是天才、富翁、弄权者、大师等等....... 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

  • 生命真谛(是生命而非物品)

    我为异类唱赞歌 因为异类是独一无二的 我为异类写诗歌 因为异类是新世界的孩子 我为异类建房子 因为异类是明天的开辟...

  • #学习#《异类》天才之忧

    看完天才之忧的两章,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天才的智商可以达到如此高的水平。更震撼的是,不管你是不是天才,家庭教育,在决...

  • 《引爆点》读书笔记

    《The Tipping Point 引爆点》这是Malcolm Gladwell的又一部“异类”之作。整本书框架...

  • 异类眼中的异类

    最近在看一部美剧新季,《生活大爆炸》。这剧大大的有名,想必不少朋友都看过。 总的来说确实好看,简单清爽、老幼咸宜。...

  • 《异类》:走近异类

    本书金句: “异类”是那些获得特殊机遇之人——是那些耐心等待,当机遇到来就当仁不让把握住机遇的人们。 他们都是历史...

  • 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异类》。《异类》中有一个名词:实践智慧。不具备实践智慧的天才往往会被埋没,因为这个群体很难得...

  • 微笑的面具下

    当异类拼尽全力还是融入不了大环境,那就再当个异类吧!挺好的!从此不用虚伪的微笑面对每个人!不用再去解读每个人虚伪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异类》,解读“天才”的异类之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co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