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货贝”文化

说“货贝”文化

作者: 杜老倌侠客居70后欢喜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5-03-04 11:39 被阅读0次

        我是从1993年的春季,才开始逐渐逐步地喜欢上收藏这件事情的,在最初时,我也只爱好两个方面的收藏,其一是:邮票;其二是钱币。不单单是如此,自从我喜欢上收藏以后,就有更懂行的收藏爱好者(老师)还告诉过我一件事情,你个人要想搞好某一方面的收藏,譬如说:你爱好钱币方面的收藏,必定就要不间断地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唯这样做,才有可能搞好钱币收藏,还能少收藏到赝品类的钱币。

        我通过长期学习各种钱币知识以后,让我获知,中国被举世公认为发明并使用钱币最早的国家,最早所使用的钱币叫“货贝”。

        像“货贝”这种看似是极其平凡的贝壳,却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厚重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自从远古时代的交换媒介开始,一直到现如今的文化符号,还是可以这样来述说一番的,像“货贝”的身影始终贯穿着人类社会的漫长岁月,还留下深刻而独特的印记。

        依据考古专家们的考证与论证,有详细说明在我们国家远古时期的古人,为什么会去采用海洋里面的“贝壳”作为“货币”?!

        像“货贝”也叫“贝币”,只因在那时的远古人,既没有发现各式各样的金属元素;还没有发明出来各种冶炼技术;发明各式各样的金属货币,也同样是一窍不通的;更因为“货贝”拥有美观、坚固与数量相对有限的因素,从而就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交换媒介,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经济活动从以物易物向货币交换的重要转变,还因为在那个时候的远古人知道像“贝币”可以长久保存起来,还方便计数便于携带的缘故,就成为“一般等价物”,承担货币的职能。

        在我们国家远古时期的时候,像贝的种类就要达到几十种之多哩,像“贝币”就是以“齿贝”类别的,则是最为通行的,而且它同样也是拥有一个计量单位的,它的计量单位就是“朋”,我们国家的古人,在最初造“朋”字的时候,这个字的本义就是指一串或两串相连起来的“贝”,到后来,在历史的逐渐前进与演化当中,把“朋”字变成为一种计量单位,在一般情况下,多认为两串五个的贝或两串十个的贝为“一朋”。【备注:像“齿贝”指的就是动物的牙齿与贝壳】

        从我们国家的考古与出土的“实物货贝”来看,像“货贝”的使用,最早就能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在中国的商周时期,像“货贝”就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商业交易中,在当时的古人,就把“货贝”给串联起来,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货币形式,而且这些“货贝”,不单单是在中原地区流通着,还通过各条贸易路线,传播到周边的地区与国家,在其他的国家与古老文明中,同样也有使用的。譬如说:古埃及、古希腊与古罗马,像“货贝”也有着相似的重要地位。

        同样是依据各种史料表明,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还在商代中期以前,像“贝币”的价值实则是很高的,要是说臣下能够获得商王把“贝币”作为一种赏赐物,真可以说就是属于一种极大的荣耀。

        伴随着当时商品经济与科学技术不间断地前进与大力发展,像“天然的贝币”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像各种“仿制贝币”因此应运而生,还进入到流通的领域,其中就包括铜仿贝在其中,它是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过渡的重要载体,在夏朝时海贝已是实物货币之一,至商朝与西周时期则成为全国通用的货币,秦朝建立后,贝币退出流通领域,但在云南地区“贝币”一直使用到明末清初。

        继续譬如说:在我们国家的山东地区,是有“龙山文化”遗址的,在这个遗址的里面,就有出土过磨制一类的石器,它显示我们国家历史上的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掌握贝壳钻孔技术,把货贝加工成串饰(每串约20枚),这种标准化处理为货币职能奠定基础。

        再一次譬如说: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就是属于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的贾湖遗址,专家学者们通过碳十四测定显示以后,说当时的海平面,就要比现在高出5米至6米,在那时这个地方是属于中原地区,还遍布淡水贝类,不过,伴随着气候不间断地演变与变迁以后,加之海水逐渐逐步地退却,从而导致这个地区的淡水贝类锐减,迫使先民向海洋方向去拓展,像河姆渡文化出土的木桨与牡蛎壳锚具能证明,距今7000年前已具备跨海采集能力,很有可能性--是这个因素的产生,从而导致并还能表明,这是我们国家的先民去发明“贝币”这种货币的、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之一。

        像“贝币”在通常情况下来说吧,它的长度一般是在2.2厘米,它的肚宽一般是在1.6厘米,像“平背贝币”的厚度大约就是在0.8厘米,对齿分成三种类型的,分别为:既有12齿对12齿;也有11齿对12齿;还有12齿对13齿;它还被分成为“贝窝与贝壳”两个部分,在“贝窝部分”的话,它的第一齿与第二齿间的距离,较后边排齿的间距则是明显来得比较大的。【备注:像“平背贝币”的意思就是指:“一种特定的贝币”类型,它的特征是背面被磨平或钻有小孔,便于携带与使用,这种“贝币”在商代是常见的,通常被称为“货贝”】

      到后来,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古人,会去制作“仿制的贝币”啊?!还有一个因素因为贝壳容易被损坏,也就干脆去采用不同的材质,有金、银、铜、铅、玉、石头、骨头……不过,像这一类“仿制的贝币”,它的形体都是来得比较小的,它的长度大约是在1.2厘米至2.4厘米之间,虽说是如此哦,它依然还保留着“贝币”外形的基本特征。

        像“仿制的货贝”也是多样化的,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三晋(赵、魏、韩)、齐鲁去铸造铜质空心无文字的仿贝;特别是鲁国所铸造的铜贝为其本国主要流通货币;而楚国的铜贝则以实心有文铜贝(或称蚁鼻钱或称鬼脸贝)为当时最为主要的货币,它还是以“哭字贝”是最为常见的一个品种;还有一种“文银贝”,连同河北灵寿县出土的先秦中山王墓中的“无文金贝与银贝”,真可以说开创我国金制币、银制币之先河……凡是种种真可谓是不胜枚举,还是有很多的。

        像河南洛阳盆地东部偃师区境内的“二里头遗址”,【备注:专家考证认为是属于夏代晚期】就出土有“3600枚货贝”,这些“货贝”均是按照“十朋为一束”的标准捆扎存放,这是中国最早的货币计量单位,商代甲骨文中,“贝”字已分化出贮贝器“㐭”、货币单位“朋”等专用字形,在青铜器铭文中常见“赐贝五十朋”的赏赐记录。

        在我们国家的虢国墓地属西周时期,出土的“子白”青铜簋内盛放378枚货贝,结合《尚书·禹贡》“厥贡漆、丝、缫、臬、磬、石、磬、殖、裘、羔、狐、狸、豹、皮、革、羽、齿、骨、角、蚌、蛤、珠、鱼、龟、鳖、蜃”的记载,可见贝币已深度嵌入贡赋体系。

        不光是在我们国家的古代社会,在古代的其他一些文明中,也同样是有一个共同与共通之处的,这个就是--像“货贝”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里面,一直都被视为珍贵的财富象征,不管是帝王,还是将相,或者说其他的什么人,但凡是能够拥有“大量的货贝”,往往像这一类人,在社会中具有比较高的地位与影响力,就是因为像这种“贝壳”不单单是属于一种物质方面的财富,它更是属于一种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它们的作用与用途,最主要就是被用于重大的交易、税收、赏赐等经济活动中,成为古代统治阶层掌控经济与社会的重要工具。

        为此,我还会举例来说明这种情况的。譬如说:依据中国考古的发现,像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在考古她的墓葬当中,除去拥有仪仗、工具、用品、饰件、杂器等755件殉玉以外,还拥有“贝币”高达7000枚,即700朋贝。要是说按西周共王三年卫盉(音同和,即古代温酒的铜器)铭文载意,裘卫用值80朋贝的瑾璋(即玉质礼器)能换矩伯的10块田计算,妇好700朋贝可换近90块田,可见财富之巨。

        我们都需要去知晓,并去弄明白这样的一件事情,在人类历史的长河当中,像“货贝”不只会去承担一个“货币”方面的功能哦,它的文化价值,最为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它的艺术与装饰性的领域,全都是由于它拥有比较独特的外形,以及极其美丽的、色泽的缘故,它还时常被地球村上的古人,给加工制作成为各种比较精美的饰品。譬如说:项链、手链、耳环……这些饰品,不仅展现当时古人的审美情趣,也能反映古人的工艺水平与文化传统,在一些部落与民族中,这类饰品还具有宗教与象征意义,被认为能够保佑佩戴者平安与吉祥。

        只有中华民族是使用汉字的,在我们国家的甲骨文文化当中,像这个“贝”字的原型,就是属于一枚“侧视的货贝”,文字学家许叔重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一书,把“贝”这个汉字解释成为“从貝,从八。”像这种象形文字不间断地演化与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极其恰似货币从实物向符号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在汉字当中“财”“资”“货”“赋”等汉字,只要是带有“贝”字为偏旁部首的,实则全都是和经济相关的,构建起独特的商业文化语义场。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像“货贝”见证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它的兴衰,实则与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演变是紧密相连的,还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货币逐渐地取代“货贝”的地位,但是它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不可磨灭,它为后来的货币制度与经济体系的发展奠定基础,让人类逐渐认识到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与作用。

        像“货贝”文化在不同地区与民族当中,也呈现出来多样化的特点,在某些地区,像“货贝”还与当地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相互结合起来,赋予它更加具有神秘与传奇的色彩。譬如说:在一些沿海地区的传说中,像“货贝”是海神的恩赐,象征着丰收与好运,这些传说不仅是丰富它的文化内涵,还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像“货贝文化”,对于当代人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或多或少还是有产生过一定的启示作用哩,自从“货贝”的出现与大力发展以后,从而就可以反映地球村上的人类,对于财富的追求,以及对于经济秩序始终不间断地探索着,它还在时刻提醒着身处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既要以正确的价值观来看待财富,还要去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或效益,同时也要注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建立健康、有序的经济秩序。

        现在,虽说像“货贝”早已不再作为货币来使用,但是它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仍然受到收藏爱好者的关注与喜爱,在博物馆与收藏界,“货贝的藏品”常常会吸引着众多参观者与收藏者的目光,它们静静地展示着过去的辉煌,让大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像“货贝文化”,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它让当代人看到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惜传承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让“货贝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能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总之,像“货贝文化”是人类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传承,通过了解“货贝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有益的启示。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货贝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25年3月4日星期二晚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货贝”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jhm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