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成本利润分析,首先要了解其包含的几个关键要素:
固定成本:
这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因生产或销售量的增减而发生变化的成本,如租金、设备折旧、管理人员工资等。
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意味着它在短期内是相对固定的,但长期来看,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优化资产配置等方式来改变固定成本的水平。
在成本利润分析中,固定成本是计算盈亏平衡点的重要依据,较高的固定成本通常意味着企业需要达到更高的销售额才能实现盈利。
下面以销售教材为例对成本利润分析关键要素进行的举例说明:
固定成本
店铺租金:假设租了一间店面用于销售教材,每月租金5000元。无论这个月卖出10本教材还是100本教材,租金都保持不变。
设备折旧:店内购置的电脑、收银设备等共花费5万元,按5年折旧,每月折旧约833元。这些设备的折旧费用不随教材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
管理人员工资:聘请一位店长,每月工资8000元。即使某个月教材销售情况不好,店长的工资也需要正常发放。
变动成本:
与固定成本相对,变动成本是随着生产或销售量的增减而成比例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采购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销售佣金等。
变动成本的特性使得它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方式来降低单位变动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利润空间。
教材销售的变动成本:
教材印刷成本:每本教材的印刷成本是30元,若本月销售100本教材,印刷成本就是3000元;若销售200本,印刷成本就变为6000元,与销售量成正比例变化。
销售提成:如果给销售人员的提成是销售额的8%,当销售100本教材,每本售价50元,销售额为5000元,销售提成就是400元。销售量增加,销售提成也会相应增加。
运输成本:每发送一本书给顾客需要快递费10元,发送10本书就是100元,发送100本书就是1000元,运输成本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增加。
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它反映了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程度。
边际贡献越高,说明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越强。
在成本利润分析中,边际贡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不同产品或服务的盈利潜力,以及在面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优先分配资源以实现最大化的利润。
教材销售的边际贡献:
假设每本教材售价50元,变动成本为40元(印刷成本30元+销售提成4元+运输成本6元),那么每本教材的边际贡献就是50-40=10元。这意味着每多销售一本教材,就为利润贡献10元。如果同时还销售文具,文具的边际贡献是每单位5元,相比之下教材的边际贡献更高,盈利能力更强。在库存空间有限等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就可以优先考虑多印刷和销售教材,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理解:
通过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可以展现企业成本结构与盈利关系。
合理控制成本、提升边际贡献是实现利润增长的关键。
在项目策划时,准确区分固定与变动成本,可以更好的做好成本预算;关注边际贡献指标,可以优先选择高边际贡献的业务;同时,应不断优化流程,降低单位变动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