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了宝宝在三初中教九年级毕业班地理,快中招考试了。在西院二楼南头的一间住房里,晚上哄宝宝睡了,我刻蜡纸油印地理复习题,让学生背。那时九年级共两个班,王晨当班主任的班只剩二十多个学生了。在一个早晨,我到当时教委主任张金山家送两条烟,他和老婆正在厨房做早饭呢,后来又来了一个妇人,坐在堂屋沙发上。我没有送礼经验,走时到东间要从布袋里掏出烟,拿布袋儿。张主任见有人高低不收不让掏,我只好拿走了。过了两天,在一个晚上,我和小琴又去。张主任出去散步去了,他妻子在家,我们说了情况。随后我去教委找张主任,给他说要往南阳的学校调,不是改行。又到社旗一高教办室李主任家去说,要往南阳调,需要在商调函上加章。李主任说,你明天上午来吧。第二天上午去后河教办室,李主任正要和几个人到学校检查工作,在商调函上盖了章。九月初调到南阳十四中学校,教两个班语文。九月十五日回社旗办了手续。我去教育局人事科交手续时,张科长让写不参加评职称的保证。
开学不久,老家是社旗东升的十四中副校长白真说,要听我的语文课,及到快上课时,又说有事不听了。他很快调到十八中任校长了。十月底,在南阳市体育场举办了双休日临时市场,小琴通过黄牛公司一个同事到鞋厂批了鞋,用自行车推了在体育场临时市场卖。我哄宝宝吃午饭,闹着要找妈妈的。哭了很长时间哄不住,只好用自行车带到体育场,找到小琴哄哄不哭了。过了一段时间,临时市场取消了。有一次我见有一男人用三轮车推了一些书在卖,我买了一套图画版金瓶梅故事。心想别人可以卖书,我也可以把家里的书拿出来一些卖。就挑了一些用编织袋装了,在周六上午,带到体育场东面的路边摊那儿卖。中午小琴去了,在一个饭店做了一碗扯面吃吃,五元。那一上午,卖了三十多元钱。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在街边摆摊儿卖旧书。当时的三十元钱,也是很可观的收入了。后来又在街边摆摊卖过几次,收益却不好,也没有卖多少钱。但是有些对旧书感兴趣了,感觉旧书也能卖钱。
有一天院里有一家卖废品的,旧书里有一本朱星写的金瓶梅考证,一见之下大为惊喜,忙从书堆中抽出来说,这本书我看看,人家也没有要钱。看了后才知道,在明代还出现了金瓶梅这样的巨著。它借宋喻明,描绘了十六世纪明代风俗画卷,是用小说的形式写历史。此书一出世,即引起当时文坛大家们的关注,纷纷传抄阅读。后来冯梦龙刻印出来,他嫌其词粗鄙,就几乎是逐句修改润色一遍,请人刻了插图再版,于是遂成奇书,且被誉为第一奇书。
听说北面的校场路桥东面有一些废品站,就去淘书,也没有淘到什么好书,从此开始淘书了。秋天时他外爷在社旗收了一车粉条,拉到南阳,本来是要整车卖给蔬菜公司的,人家不要,只好让镇平小琴舅舅来,拉了架子车在街上零售。粉条卸在校场路的一个仓库里,晚上我去看护。在旁边有一个废品站堆了一些旧书。上面有一本万事不求人小册子,没有事了,我拿起来翻看,里面有预测术。我看了一九六二年生人的运程,其中说一旦出名后,好事接连至,晚婚多子嗣,青年贵人助,中年有坎坷,晚年享百福。我不明白还会出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