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架马车已经去远,白如风、李天赐二人也已经走了五十多丈远了。可是视线所及,并没有发现人家,更别提村舍了。白如风便问:“贤弟,你会不会把地方记错了呢?怎么走了老半天都没有人家呢?”
李天赐便又四下里看了看。可是现在,他也不敢断定这地方是不是下河口,毕竟他离开那年,按凡间的时间,已过了一千多年了,下河口会发生什么沧桑变化,他又如何能说得清楚呢?
可巧前方不远处一块地里就有两个农人在干活。他便大声喊起来:“地里劳作的那位老先生,小生想问一下路。”
地里那两个农人之一站了起来,胡子拉碴的,满脸的皱纹,果然是个老汉。他手搭凉棚,朝路上看来,高声问道:“这是啥地方来的两个客呀?咋不像是咱本地人呢?”
李天赐拱拱手说:“我们是外地来的,想去下河口。敢问老先生,不知该怎么走?”
“到下河口啊?”那老汉皱纹里绽出一纹笑来,“下河口还远着呢,顺着这个路还得再走十几里。”
地里另一个人也站了起来,笑道:“这两个客,快别听这狗日的张忽悠的话,小心他把你们日弄到沟里去了!他狗日的弄啥都不粘弦,请他来给帮忙割一晌稻子,哎呀,把洋工给磨美了!我老李是实在人,这两个客,你们听我的话没错。我们这儿就是下河口,我就是下河口李家村的,不知道你两个要去哪个村子,到谁家去啊?”
李天赐想了想说:“小生正好姓李,祖上以前就是下河口人,想必就是李家村的也未可知。小生今天便是来寻访祖上的故乡,能遇到你们两位先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请问,去李家村是一直顺着大路朝前走呢,还是?”
老李说:“顺着这个路走,一下就走得没远近了!李家村虽说就在跟前,但是还确实不太好寻。这两个客,你们要是信得过我老李,就听我一句话:你两个干脆来给我帮一会儿忙,反正我也要回家,等克里马擦一下子忙完了,咱几个一块走。还把你两个今后晌的饭也给管待了,咋样?”
李天赐笑道:“这有啥说的?我们马上来帮忙。”
白如风却小声问他:“那人该不会是骗子吧?”
李天赐道:“咱们有什么可被骗的?反正这儿人生地疏的,咱们正好没地方吃饭去,给他们帮忙干一会儿活,还能给解决一顿饭,不吃亏。”
于是,两人便去地里帮老李绑稻谷捆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