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天光云影共徘徊——红河游记[day2]

天光云影共徘徊——红河游记[day2]

作者: 南窗风 | 来源:发表于2020-01-29 15:29 被阅读0次

建水的第二天,算是起了个大早(云南偏西,冬天的早上7点仍是一片漆黑),出门赶上日出,直观体会了一把迎晖、朝阳。

迎晖门迎晖,朝阳楼朝阳

这天上午的行程是建水独具特色的米轨小火车之旅,9点发车,中午2点返回,沿途停3个景点下车观光。建水小火车是上世纪初个旧到石屏铁路的一部分,而出于战乱年代的防卫考虑,整条铁路线的轨距并不相同,近年声明鹊起的碧色寨段是60CM的寸轨,而临安段(建水境内)则是米轨。始发站临安站从外到里都还保持着民国时期的西式样式,在中式传统建筑的古城中十分显眼,站厅内和早期西部片里的车站很有些像,而火车内部则是全木条装饰,收尾两个车厢还有半个车厢是开放式的,满满南洋风。对喜欢文艺范儿的菇凉来说,这绝对是个必须打卡地。

临安站 站厅 站台 车厢

内燃机车的火车头鸣笛声格外响,每一次出发和到达都存在感十足。火车行进约半小时后停靠第一站双龙桥站,双龙桥又叫十七孔桥,始建于乾隆年间,是一座拱度不大的多孔石桥,桥中间有一座三层阁楼,映着朝阳下平静的泸江水,特有一番秀致。

双龙桥 桥头是两尊卧象 桥上阁楼古树戴草帽的小贩

第二站是乡会桥火车站,火车站的附近并没有发现有叫乡会桥的桥梁,倒是从双龙桥到这里的路上,经过了一座全石木的三孔小廊桥,可惜不能停下去近观。乡会桥车站同样是橙黄色的,中西合璧的外观保留了古老的样子,内部则经过改装,有些复古咖啡厅的调调,是个拗造型的好地方。

路过的小廊桥 车站中间法式 两边中式

火车单程的终点站是团山村,是徽州迁入的张姓人家建的坞堡,从车站到村里要先经过一座有些简奥斯汀小说风格的石桥(只有船型桥墩是中国特色),再经过一个徽州特色的大荷花池塘,才能到村子所在的山坡下。团山村踞险而居,村内很有些迷宫的意思。村内有张氏嫡支居住的张家花园,也有族中优秀人才的故居将军第,秀才第,皇恩府等。不同于很多商业化得古村古镇,这里虽也需要买门票进入,但村里大部分古宅都还有人居住,居民也多正常耕作,只少数做点儿游客生意补贴家用而已。

团山站 村外石桥 团山村寨门 张家花园 北寨门 民居一角

村里并没有对游客的食宿店,已过中午,我们只在村外的小吃店吃了建水无处不在的烤豆腐和卷粉。卷粉是这次的宝藏发现,虽叫卷粉,但并不像广东猪肠粉那样是一卷一卷的,样子和口感都挺像陕西凉皮,爽中带着一点儿糯,可汤食可凉拌,凉拌的调料味道特别丰富,回味无穷,可惜小吃店光线不好,没有拍,后来竟也没有再顾上找其他店吃一次。。。

卷粉可惜都不是凉拌的了

回程的火车一刻不停,但13公里的路也走了差不多45分钟,因沿途多是草莓园,每站都在新摘草莓卖,最便宜的10元可以买两盒奶油草莓(约20多个一盒),一路吃回建水城,也是相当划算了。

下午没有设计路线,我们只是对着地图在建水古城里溜达。建水不愧为滇东南文化名称,儒释道三家的宗教建筑俯拾皆是,不过城里穆斯林常见,却没看到清真寺,不知是否都是近年才迁来的。在众多宗教建筑中,最气派的当数文庙了,若把文庙广场、泮池等都加进去,建水文庙的建筑规模恐怕比南京、苏州等文风大盛之地都大。棂星门外是东西排列的四道牌坊,从棂星门经杏坛到大成门,古柏与凤凰木等参差错落,先师殿则宁静肃穆,历代帝王御赐匾额、主祭配祭、石钟石磬规整俨然。而文庙的泮池大概是我见过所有泮池中最大的,超过一个标准体育场,池中建岛树亭,大约是象征辟雍的意思吧。

文庙的牌坊 先师殿

文庙旁和前一天的朱家花园一样,周围拉起了围墙张贴上了华侨城的广告,而文庙邻街的临安府署、学政考棚等都已经复原起来,可惜到底不是老建筑,缺了韵味,不知道再过几年这个遍布旅游地产的古城是否还能保持现在的气象。

普通游客终究无法影响未来,但我们可以好好享受这个城市的现在,这天的晚饭是在建水两天最正式的一顿,在建水的网红餐厅,但两个人终究吃不了太多,三个特色菜就是丰盛的一餐,云南菜重油、重香料,不过也都掩盖不住食材本身的新鲜好味,这家的草芽特别嫩,没有劈开切片使口感很接近鸡枞,难怪谢霆锋会拿它搭配香菇,很有烩杂菌的味道,又多了一份清香,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酒店确实很网红 汽锅鸡 霆锋香菇草芽 腊肉炒饵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光云影共徘徊——红河游记[day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ov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