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左传》之五百二十四哀公十五年 上

读《左传》之五百二十四哀公十五年 上

作者: 俭是宝 | 来源:发表于2025-08-27 21:13 被阅读0次

  【经】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成叛。

  夏五月,齐高无丕出奔北燕。

  郑伯伐宋。

  秋八月,大雩。

  晋赵鞅帅师伐卫。

  冬,晋侯伐郑。

  及齐平。

  卫公孟彄出奔齐。

  【传】

  十五年春,成叛于齐。武伯伐成,不克,遂城输。

  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陈侯使公孙贞子吊焉,及良而卒,将以尸入。吴子使大宰嚭劳,且辞曰:“以水潦之不时,无乃廪然陨大夫之尸,以重寡君之忧。寡君敢辞上介。”芋尹盖对曰:“寡君闻楚为不道,荐伐吴国,灭厥民人。寡君使盖备使,吊君之下吏。无禄,使人逢天之慼,大命陨队,绝世于良,废日共积,一日迁次。今君命逆使人曰:‘无以尸造于门。’是我寡君之命委于草莽也。且臣闻之曰,事死如生,礼也。于是乎有朝聘而终,以尸将事之礼,又有朝聘而遭丧之礼。若不以尸将命,是遭丧而还也,无乃不可乎!以礼防民,犹或逾之。今大夫曰,死而弃之,是弃礼也。其何以为诸侯主?先民有言曰,无秽虐士。备使奉尸将命,苟我寡君之命达于君所,虽陨于深渊,则天命也。非君与涉人之过也。”吴人内之。

译文

  【经】

  十五年春季,周历正月,成地背叛孟氏而投靠齐国。

  夏季五月,齐国的高无丕逃到北燕。

  郑伯出兵攻打宋国。

  秋季八月,鲁国举行大的求雨祭祀活动。

  晋国的赵鞅率领军队攻打卫国。

  冬季,晋侯出兵攻打郑国。

  和齐国讲和。

  卫国的公孟彄逃到齐国。

  【传】

  十五年春季,成地背叛孟氏而投靠齐国。孟武伯攻打成地,没有攻下,于是就在输地筑城。

  夏季,楚国的子西、子期攻打吴国,到达桐汭,陈闵公派公孙贞子去吴国慰问,到达良地就死了,副使准备把灵柩运进城里。吴王派太宰嚭慰劳,而且辞谢说:“由于雨水不调和,恐怕大水泛滥而毁坏大夫的灵柩,增加寡君的忧虑,寡君谨此辞谢。”第一副使芋尹盖回答说:“寡君听说楚国无道,屡次攻打吴国,消灭你们百姓,寡君派盖备充使臣的行列,向贵君的下级官吏慰问。不幸,使臣正逢上天的忧戚,丧了性命,在良地去世。我们耗费时间积聚殡敛的财物,又怕耽误使命,每天变换住地,加紧赶路。现在您命令迎接使臣说‘不要让灵柩到城门上来’,这就把寡君的命令,丢弃在杂草丛中了。而且下臣听说,‘事奉死人像事奉活人一样,这是礼’,因此而有了在朝聘过程中使臣死去、奉着灵柩完成使命的礼仪,同时又有在进聘过程中,遇到受聘国家发生丧事的礼仪。如果不奉灵柩完成使命,这就像是遇到受聘国家发生丧事而回国一样了,恐怕不可以吧!用礼仪来防止百姓,还恐怕有所逾越,现在您说‘死了就丢弃他’,这是丢掉礼仪,还怎么能当诸侯的盟主?从前的人有话说:‘不要把死者看成污秽。’我奉着灵柩完成使命,如果我们寡君的命令能上达于贵君那里,即使坠入深渊,那么也是上天的意志,不是贵君和划船人的过错。”吴国人接纳了他们和灵柩。

成地的背叛原因是孟孺子和成宰公孙宿发生了矛盾,从前文我们大约可以猜测,孟懿子临死之前将家族管理权交给儿子,孟孺子新官上任安排新任务,老资格的公孙宿拒绝了。初掌大权的孟孺子出兵攻成,却失败了。退回都城的孟孺子心里对于成宰的抗命耿耿于怀,借故惩罚成地派来的使者。甚至在老爸办丧礼的时候,拒绝成地来吊丧的公孙宿,这才导致了彻底决裂,成地叛投齐国。孟孙氏出兵还是打不下成地,只能在附近又建个输城来牵制成邑。

曾经称霸一时的吴国彻底被削弱了,差点被灭国的楚国找机会报复吴国毫不意外。我倒是对陈国的行动有点难解,陈国本来是楚国的小弟,楚国被吴国攻破后,陈国失去了靠山多次被吴国收拾,直到哀公六年(前490年)吴伐陈,楚昭王死在了救陈的时候,由于国丧楚国全面收缩,陈国被逼倒向吴国,这样反过来楚国又来攻打陈国了,吴国救陈。现在吴国势弱,陈国不是应该乘势反吴吗?怎么还和吴国绑在一起?这里我们看到在春秋时期,到国外进行访问的使团,就算团长死在路上,副团长还要带着他的尸体完全访问任务,还有详细的礼仪规定,真是让人感叹,太敬业了!

相关文章

  • 食言而肥,非天教轻言,实败于现实耳!

    先来讲一个故事,据《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记载,鲁哀公从越国回来,在五梧宴请大夫,席间,大夫孟武伯敬酒时,因为厌恶哀...

  • 成语故事:【食言而肥】

    【食言而肥】《左传·哀二十五年》记载,鲁国当时掌权的孟武伯说话不算数,鲁哀公对他很不满。一次鲁哀公请吃饭,孟武伯讨...

  • 百味人生 滴滴云语 良好的沟通中自身因素的影响

    沟通这个词最早源于《左传》。《左传·哀公九年》中记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意思是鲁哀公九年的秋天,吴国在邗...

  • 文明的基因(七)

    子路之死《左传•哀公十五年》 那一年发生了卫国之乱,卫国太子蒯聩原先出亡,这个时候回到魏国,他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

  • 《左传》故事--从晏子不死君难看春秋君臣关系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娶)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详细记载了齐庄公因为通奸大臣崔杼夫...

  • 喝茶的人,有多自律?

    喝茶的人,有多自律? 汉《左传·哀公十六年》有载:“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原文: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曰...

  • 自律--成就自己的最强品质

    自律,即自我控制,方能对自己的人生收放自如。 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诛之曰:「旻天...

  • 易子而食,析骸以爨(cuàn)

    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有这样一句话,“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初读此句时,只知易子而食,不识析骸以爨,翻开字典...

  • 师春话题:赵鞅悖理

    据《左传》,在鲁哀公九年,郑武子的宠臣,求封地,就去攻取宋国雍丘。结果,宋景公灭来犯之师,并兵伐郑国。于是,晋国赵...

  • 听得到讲书《沟通的艺术》

    什么是沟通?根据《辞海》的解释,沟通这个词最早源于《左传》。《左传·哀公九年》中记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左传》之五百二十四哀公十五年 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psa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