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经常断联。既不持续提供情绪价值给别人,也不这么要求他人。我的朋友也是如此,有些比我更彻底。几个月不联系都很正常,各闲各的,而且我们都有自己的文字纪录方式,月更足矣。偶尔看看就行,从不会因为无聊去交流,因为不会无聊也不会对外索取,自己都探索不尽。网络交流也是惜字如金点到为止,更倾向于面对面得碰撞或者发呆。同频者可以滔滔不绝,不同频者不语四季。
大多时候,社交都不是必需品。更何况,我现在话越来越少了。对外逐渐不期待,不评判,不负责,对自己的内心负责就够了。对人的感知,从不是凭年龄学历工作家庭个人地位。和朋友认识了很多年都从未过问这些个人档案,有些甚至是很久以后才知道名字的,更别提其他了。往往都是在各自的道上路过,气场合聊得来,走上一小段已经足够。总归是各行其道,殊途同归,尊重祝福就好。
人会遇见很多人,但内在发光的很少。小飞虫并不能影响灯泡本身的光明,它的光亮只由自己的电量决定。而外界所见皆来自于各自视野的可见度,你见过灯追着虫跑么。
9/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