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几位大学舍友在群里聊,跟家人、跟领导同事的吵架。
作为调节过别人家的家务事的、有一点资历的心理学入门者,我给他们发了俩视频。并发言如下:
教育孩子最大的秘诀就是不要否定他的感受。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家长看孩子哭或者生气就训斥他“不许哭/生气”。好像掩耳盗铃般看不到孩子的悲伤、愤怒就以为立刻消失了。
一个人生气了应该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被允许、接纳、聆听。生气时不伤害自己和别人就行了。平时多鼓励表达脆弱的情绪而不过多积压在心里,一个人生起气来的程度较轻的话,其实是不太影响沟通的。
沟通不是会表达、讲道理,良好的沟通的前提是情绪能保持在健康的程度,这种情况才能倾听另一方说的话和话外之音,并且观点是比较理性、客观而不带严重的个人主观色彩的。很多吵架都是双方听不下去了、要打断对方、急于先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以为这样能占上风,就陷入了吵得没完没了的死循环里。
生气积累多了变成用言语、行为去强攻别人。在家里朋友那里多谈论感受、释放情绪,才会有心力在职场披荆斩棘。李一诺说做到身心健康,其实这个门槛是很高的。我们过去那种有负面情绪都被否定掉的做法只能让人生存下去,但不可能活得有幸福感。
情绪决定命运,这话其实一点都不假。我开店这三年无论跟家人还是一些客户有争论的程度和频率都一年比一年减少了,心境越来越好。不管什么情绪都是一种能量,要流动起来人才有活力、有行动力、才能产生更多思路想法。每一种负面情绪背后都是消极的思想,积极的情绪是正面的思想带来的。人不可能没有负面情绪,修行就是去杂念,或者转念,念头转了心境完全不一样。
如果你们心情有糟糕的时候,可以买冥想课程跟着语音提示练习,或者找我视频倾听陪伴吧,用温和的方式把情绪流淌出来。
学习沟通、学会共情真的是在哪混都用得上的最底层技能。职场混的好还真不是要一味迎合领导、拍马屁。有那种真诚友善会处关系、能干又不易被替代的下属受领导青睐的呀。沟通之前先学会听,表达时的话语内容占传达信息的不到30%,而表情、动作非语言信息占70%多。尤其注意说话的语气,语气是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样子。多做一些能开发右脑的事情,比如跳舞画画唱歌写作,人的左脑负责语言逻辑,右脑负责沟通,成年人都太依赖左脑了。
真不要以为高情商是会说话,情绪管理是压抑情绪。以上是我的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