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纳哥,全球第二小的公国,有多小?约2平方公里,面积只有我们澳门的三十分之一的弹丸之地,却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据说是因为公国免个税引致各国富豪云集于此。
在尼斯晃悠的日子里,有朋友推荐我们去去这个小邻国。一个晴朗的冬日周末,我们在尼斯火车站买票前往,列车开动不到半小时就到了摩纳哥。


摩纳哥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与尼斯如出一辙的碧海蓝天。这个小小公国三面被法国包围,留下南面朝向地中海,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拥有格外温暖的冬天。
出了火车站后,展现眼前的是倚山而建的高架桥,沿着路边走最吸引眼球的就是不远处的港口,停了密密麻麻的私人游艇。


慢悠悠地溜达在摩纳哥的街道上,建筑风格与色彩有不少与尼斯相似,不少建筑物有着橘红或嫩黄色的外墙,只是主干道也窄窄的,视野范围之内所见较密集。餐厅、商店都不算多,处处洋溢着宁静,这与熙熙攘攘的澳门可是天差地别呢。街道很干净,阳光洒在恬静的街道上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路上不少豪车奔驰而过,漫步街头也可见一些豪车跑车专卖店,全球一年一度的汽车拉力赛、F1方程式赛车都在摩纳哥举行。



旅途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认识新朋友。在尼斯火车站前往摩纳哥途中问路认识了Antonio, 一位男大学生,希腊人,就读于英国的大学。他留着一点络腮胡子,一双有着长长睫毛的眼睛,深棕色卷发往后扎着小辫子,背着一个大双肩背包。
东方女性一向比西方女士耐老,因此东方女士年龄最容易成谜。果然,Antonio猜我与闺蜜也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这种猜测我们表示很喜欢。一路有说有笑,他开玩笑地怼说:“真的不理解中国留学生为什么要傍晚六七点就要吃晚饭,早得见鬼去!我们都是晚上九十点吃晚饭,凌晨三点吃宵夜好吗……” 噢,正是荒唐的年龄,有可以挥霍的青春真招人讨厌啊。文化与生活习惯的差异造成“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我是纯种中国人,傍晚六七点不吃晚饭会心慌慌呢。
Antonio要与住在当地的一对情侣朋友会合,我们后来发现那对情侣是两位年轻女士,没有存在惊讶,作为大国公民中的外语专业人士,我们拥有国际视野。与Antonio挥手道别,短暂的萍水相逢,随即的分道扬镳,我喜欢轻松又洒脱的交往方式。
逛到了中午11点多,拥有健康生活习惯的中国公民当然开始觅食了。摩纳哥的餐厅主要是法国菜与意大利菜。Antonio以经验之谈告诉我们摩纳哥的绝大多数餐厅要预定,而且价格高昂,除了麦当劳餐厅。我们当然不会专门来这吃汉堡薯条,接连两家餐厅都说已经预约满,幸运的是去到一家意大利餐厅找到了位置。

我们点了一支法国白葡萄酒,前菜小吃是长长的面包条,口感脆爽。牛扒很厚,丰厚得让人非常满足,配上煮得软软的土豆片。烤鹅肉惊喜到我们了,切成块状的鹅肉被除去骨头,原本是骨头的位置镶入夹着小香草碎的鱼肉饼,做法独特,祛除了鹅肉容易肥腻的口感,烤得香香的鹅肉加上香草味的肉饼,味蕾感受丰富,香而不腻。细品佳肴,轻摇手中的白葡萄酒,望着穿透落地窗的冬日暖阳,心里忍不住感叹着活着的美好。总有很多细碎美好的事物让我们觉得更珍惜生命与珍惜拥有。



一顿意大利餐从中午吃到下午两点多,被美酒佳肴喂得酣畅淋漓的我们迎着风走向海港。海湾边上有合法赌场,人也不多,海边停泊的私人游艇倒是多不胜数。地中海蓝依旧是那么纯净那么迷人,坐在游艇边上吹海风,犹如置身于与世无争的一片净土。我与发小继续说着不着边际的胡话,时而哈哈大笑,也不管别人侧目。







傍晚时分,我们走回火车站坐上回尼斯的列车。火车站的弧形排列的灯让铁轨看上去像时光隧道,踏上时光隧道看着一帧帧后退的风景,一位金银发的长裙女孩与我目光交汇,犹如蕴含地中海蓝的眼睛笑起来……
Au revoir, Monac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