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世面”这四个字眼在我高三毕业之前是没怎么听说过的。毕业之后终于有时间把玩手机了,偶然间在qq看点上看到这样一个文章标题——见过世面的孩子有多可怕,这个标题拟的确实很吸引人,我点进去,发现文章讲的是欧阳娜娜的个人经历。
当时我的感想只是她很会打扮,大提琴拉的很棒,家世显赫,而我与她相比就是缺了一个家财万贯的父母,要不是如此,她能有的我也都不会少。很显然,没有任何相似的人生经历的我对那篇文章里的“见过世面”的体悟几乎是没有的,相反,我那颗藏在小城井底的心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一丝颤动。
在进入大学的三个月中,我从一个热衷大牌的同学那里认识了耐克、AJ,明白了自己与别人的经济差距;又从一个阅遍各类名著的同学那里意识到了自己的学识浅陋;还从我那混迹同人圈的室友那知道了自己人生经历的单一、匮乏。但难以置信的就是我依旧没有觉得在见过世面这件事上比别人缺什么。在很久的时间里我真的以为拿着手机我就见过了全世界。
任何体悟都是在机缘巧合之下产生的,我的也不例外。
2017年的夏天,我参加了我们学校和北京一个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活动,培训的地点是山东济南。那是我有生以来去过的最远的城市,我在那里认识了许多现在在一流985高校读大学的同学,也在那里见到了经济繁荣是什么样子,很多见闻都有着平生第一次的头衔。
每当我那阅历丰富的室友在饭桌上高谈她的各种经历,我只能想起我的济南行。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在室友面前提到过它几次了,只是觉得不好再提起了,否则该要被人家笑话我说来说去一共就去过这一个地方。
这是我开窍的先端,我发现自己能够谈起的经历太少,见到的了解到的事物也太少,和别人聊起天来没有谈资。
昨夜,我想起了家里的一些事,回想起父母对于旅行的态度。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对于出国旅游丧身海外的新闻的评价,出去那么远做什么,还不如安稳在家来的安全,最后落了个花钱送命的结局。听的多了,我也那么觉得,好像父亲说的完全都是对的,人就该别出远门。
母亲呢,她是最讨厌父亲带我回老家的,她觉得两三年回去一次就好,别年年回去了,每次一去就得花个大半万的,挣钱不容易。除了钱这个原因,母亲其实心里也希望我能在放假的时候陪着她,不然家里只剩她太冷清。
这一来一去的,我也怕出门,总是下意识的觉得出门太麻烦了,更不渴望什么走遍世界的阅历。
但没有这些经历都是表面上的,我内心真正没有见过世面的点是我对于钱的看法。我十九年以来的人生经历都只告诉我钱是用来买衣服、买物质的,我看不到立足更高远的理财目标。
这太可怕了,一个人的成长当中绝不能缺少的钱财教育一环,我少了。
但并不是不能弥补,于是我打算从现在起每月存下几百块,少吃一点减肥,多为自己的旅行计划添砖加瓦,多为自己的眼界和世面投资一些,毕竟年轻时不舍得为自己投资等到了该用的年龄什么也没有就只能受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