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程逻辑》读书笔记10

《课程逻辑》读书笔记10

作者: 邓仕民重庆 | 来源:发表于2018-02-19 14:31 被阅读0次

第十章  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

一、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线性课程存在三个“断层”:现行课程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断层;现行课程与学生身心发展的断层;现行课程与现代学科发展的断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知识建构”,即主动地问题解决。“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从而形成“认知性知识”、“社会性知识”、“伦理性知识”的“三位一体”的过程。学习作为建构知识的活动,一方面成为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另一方面还超越原有的个人化行为,成为群体合作的行为,成为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发展的契机。支撑这种学习观转型的理论基础有如下几种:一是希尔维斯特的“整体教育”理论;二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三是古德曼的“全语言”理论;四是布鲁克斯的“建构主义”理论。

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定位。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学习”。就是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形态。这种问题解决学习的特质是:开放式问题、真实性情境、渐进式解决和发展性评价。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最大的特质是跨学科性。是一种超越了传统的课堂、传统的学科、传统的评价制度,牵涉自然、社会、文化及人类自身的崭新的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资源的开放式学习。我国研究性学习需要强调如下三点:一是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同义词,热衷于低年级探究性学习、高年级研究性学习,科内探究性学习、课外研究性学习之类的概念炒作,只能混淆视听;二是研究性学习问题(课题)的形成取决于问题的内在价值、学生的内在兴趣和聚焦能力;三是研究性学习的立体标准必须符合三个准则:理论准则、逻辑准则和使用准则。

三、研究性学习与课程行动研究。教育中的“行动研究”就是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没有无研究的行动,也没有无行动的研究。“课程行动研究”是作为课程实践主体的教师在自然的教育情境中直接“参与”的一种探究活动。“课程行动研究”有三个基本理念,即教师即研究者。教师既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又是课堂层次的课程发展者;课程即实践。课程是一种实践活动;课堂即实验室。

                                                                                                          2018.2.11重庆

相关文章

  • “你教的不是语文(数学、外语等),而是教人学语文(数学、外语等)

    读书笔记1 《课程的逻辑》 今天阅读钟启泉教授所著《课程的逻辑》,该书初版于2008年,近10年过来,钟教授所谈教...

  • 《课程逻辑》读书笔记10

    第十章 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 一、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线性课程存在三个“断层”:现行...

  • 2018-03-04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10 探究学习:“课程化”的革命 教学发展史,说到底就是“系统学习”与“问题解决学习”此消彼...

  • 2018-01-19

    卫兵读书《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一 课程设置的需求共性:价值至上 ...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二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二 “学科课程”为中心分化成的各门学科教...

  •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10

    本章探讨的是研究性学习,我国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旨在打破分科主义课程的束缚,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从灌输中心转型...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10)

    第九章《探究学习与理科教学》 一、探究学习产生的背景与特点 特点: 1.是儿童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务、现象,通过探究...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10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10 在第十六章中,谈到了教学规范的转型.传统教学在沟通上是存在弊端的,老师如果依然以过去为范本...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四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四 探究学习,依照百度百科...

  • 2018-01-26

    读书笔记之二 不讲逻辑的《课程的逻辑》 ——第二章 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读后感 这一章节,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逻辑》读书笔记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hm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