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司项目团队开了一个会,主要是针对最近某项目进展出现的问题。大家都发言了。但是领导说的一句话还是挺对的,那就是有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我们讨论的时候,大家也确是谈的都是客观层面。真正深入进去,仔细分析的的深度还是比较欠缺的。无论是工作也好,还是生活也罢,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出现差错了,先想想自己做的到不到位,哪个环节有问题。一遇到事情,先想着赶紧撇干净,不仅是推卸责任,也对自己发展不利。

但能做到这一点也是挺难的。首先人都会有排斥别人意见的心理,换句话说,总是希望别人说自己好,不愿意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古语说的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能够治病救人的多半是良药。记得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说过,要保持一种极度开放的心态,去正视和面对自己的不足,才能做到深入的思考。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之别人不用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决定这行为方式的差异。要想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沟通,沟通过程中,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取长补短、求同存异。

还拿我们的项目说,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能发挥合力,我想进展的一定比现在顺利。比如我的策划能力再强一些,对项目的把控再严谨一些等。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个人亟待解决的。我们在谈问题的时候,大家习惯性都回避团队人员的问题,除非某个人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漏洞,不得不说。大家都是成年人,互相都要彼此留着面子,别人不说,不代表自己不存在问题;别人说的很委婉,不代表问题不严重,所以自我诊断很重要。不去认真分析,也许下次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最后可能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出现大的、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上往往牵扯的是一系列的小问题。我们要发现事情的本质,也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这也是需要我深入反思的地方。《原则》一书在最后一部分提到,我们不敢犯错误是进步的最大障碍,挫折能打败我们,也能促进我们的成长,前提是,我们要把错误的利用好,无论是严重的错误还是微不足道的小细节。本来今天给自己的练笔任务是要写一下关于时间把握的问题,下午这个临时的会,也让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我觉得,能面对自己的不足,遇到问题先思考自己的不足,这一点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治: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几千年前的孟子就已经告诫我们了,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