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恍若浮游,朝生暮死,亦不知其所求。然而人非浮游,纵使须臾,亦有所图。
初时,人皆懵懂,但求一饱,再求一暖。饱暖之余,便思嬉戏。少年时,竟以为世间万物皆备于我,伸手可摘星辰,投足可越江海。于是乎,奔走追逐,欲取功名,欲得利禄,欲获芳心,欲占鳌头。此时所求,无非是他人眼中的光彩,自以为这光彩能照亮一生。
渐至中年,光彩褪去,方知所求者十不得一。有人遂颓唐,有人转求他物。或积财货,锱铢必较,以为铜臭可筑安稳之巢;或逐权势,苦心经营,视他人为台阶,自以为登高便可望远。然财货愈多,愈觉不足;权势愈盛,愈恐倾覆。夜半醒来,常自疑问:此果真吾所欲耶?
老之将至,所求又变。多见老者不求闻达,但求安康;不慕荣华,只图清静。或携杖独行于林间,或倚窗闲看云卷云舒。此时回首,方觉少时所求多半如水中月、镜中花,看得见,捞不着。而一生劳碌,竟不知为何而忙。
然则,穷极一生,究竟所求为何?或曰幸福耳。然幸福为何物?饥时得食,寒时得衣,困时得眠,或可谓之幸福。然饱暖之后,幸福又变作他物。如此看来,幸福竟是飘忽不定的影子,追得愈急,逃得愈快。
又或曰,所求者意义耳。然意义何在?立功、立德、立言,古人谓三不朽。然千古以来,真能不朽者几何?多数人如秋叶,萌发、青翠、枯黄、飘落,化为泥土,再无踪迹。若说意义,存在本身岂非就是意义?
常见溪边老翁,终日垂钓,不问鱼之多寡,但享清风徐来;亦见巷尾妇人,莳花弄草,不计花开好坏,只爱生机盎然。他们或许未曾追问一生所求,却安然度日。
人活一辈子就三句话:莫名其妙地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地死去。
想来,追求或本无答案。正如人行远路,不必执于终点,沿途风景、步履节奏、心头感触,皆不可轻弃。少时追索,中年经营,老年淡泊,各阶段各有其味,皆为人生不可或缺之部分。
穷极一生,我们所求者,大抵不过是每个当下都能心安理得地活着。至于其他,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终了,一切追求皆化为北固山上的一缕青烟,散入苍穹,无人再问。而后来者,仍将前仆后继,重复着这个没有答案的追问,直至地老天荒。
人生百态,追求万千,最终不过求个心之所安。心安处,即是归宿;归宿地,不在远方,而在每一个踏实走过的日子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