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三寸不烂之舌讨回疆土的故事

作者: 诚毅_hcy999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23:39 被阅读2次

创业卡片,诚毅每日分享,2019·03-23第97期

今天的主题是关于有效沟通

历史上最会说话的人,聚在一起办成一件大事。

《大秦帝国》中有这么一段,张仪但凭三寸不烂之舌向魏国讨回了河西。

当时是秦军大捷重创河西,魏国有意还回河西土地,但悬而不交。秦君于是召集张仪、赢疾、公孙衍商议此事。

秦君:河西大捷,我非常开心,但是我军也损失惨重。现在我不想打硬仗,又需要河西的土地,怎么办?

张仪谏言:老板,最好用外交手段吧,先把家门口的魏楚两国收拾了。

赢疾不解:魏国不好摆平啊,我们强要河西,万一魏国百姓急了,这是在玩火,若再打起来对秦国没好处。

张仪:所以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不如抛鱼饵钓大鱼。好比我们得五寸退两寸,算一算,我们还有三寸,慢慢地蚕食对方。

秦王很感兴趣:张仪你详细说说。

张仪:割地盟好。只让魏王割河西,他肯定心痛难忍,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如果秦国让出三城并约定停战,魏王也就无话可说了。

公孙衍不屑:张仪你站着说话不腰疼,说让地就让地,我秦军将士脸往哪放?眼前小利是身后大患!

秦君笑而不语,请赢疾发表意见。

赢疾:这不好说啊,不过我们让出三城再拿回来也不是难事,难的是河西能不能全收回来。

于是,秦王拍板了:”那就试试“。

拍板后还不忘安抚公孙衍:公孙你别不高兴,就是因为有你在,我才冒这个险,你是我的定心丸。

(公孙衍虽然反对,但听到秦王这么一赞美,也就无话可说了)

之后,张仪按照得五退二的沟通策略前往魏国讨要河西,虽然屁股挨了顿暴打,但圆满完成任务,三寸不烂之舌的名声也传播开来。

秦惠文王在商讨过程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他做得最好的是以下两点。

创造开放的沟通环境,让下属畅所欲言

他抛出问题后便不置一词,只听大臣们各抒己见。

张仪的对策,他很认同,但不急于肯定;公孙衍反对时,他也不急于劝解,而让有“智囊”之誉的赢疾发表意见。

赢疾被赞“锦心素口”也不是虚传,看似不置可否,事实上已经肯定了张仪的策略。

用适当的赞美化解矛盾

秦君拍板后,“魏不予地,秦再伐之。常人言,棋差一着满盘皆输,我有公孙先生在侧,一着,就是十着百错又何妨?”既确认了张仪的方案,又顾全了公孙衍的情绪。最后君臣达成共识。

有效的沟通中,需要管理者转变观念,弱化权力姿态,把对方看成合作伙伴,创造一种让团队成员直抒己见的环境,被管理者才可能坦诚相见,畅所欲言。最终上下达成共识,团队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文|诚毅

相关文章

  • 凭三寸不烂之舌讨回疆土的故事

    创业卡片,诚毅每日分享,2019·03-23第97期 今天的主题是关于有效沟通。 历史上最会说话的人,聚在一起办成...

  • 【宫心看古人】-诸葛亮

    话说孙权,鲁肃,派刘皇叔讨回荆洲。诸葛亮出谋划策,写一纸无凭的文书,让鲁肃交给孙权,孙权看后大怒。因谋士施...

  • “当不了别人的白月光,就当自己的女王”

    在自己的疆土上成为自己的女王 独守属于自己疆土上的玫瑰 我很好 只是在他们的故事里我不是主角 发不了光 不能成为谁...

  • 走过的疆土

    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不论是多么的不明晰,旅...

  • 辽阔的疆土

    我大中华辽阔的疆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西到帕米尔高原,东西相距约5200公里,南...

  • 疆土的烙印

    “ Good morning. I'm very happy to……” 电脑中,外教一口流利的英语伴着温柔...

  • 疆土的扩张

    英国输出的是英语以及本土文化,美国输出的是美元,日本输出的是技术与品牌,韩国输出的是娱乐文化,疆域面积已经不是最重...

  • 守望疆土

    不知道已经多少天了,我居然懒得看书,也懒得说话。 看电视。滥了的情节,厌烦。居然炒了一遍又一遍冷饭。白天其他人讨论...

  • 父亲的教育

    我父亲的教育和别人的教育都不同,他不会像别人那样打人,更不会骂人。每次我犯了错误,父亲只要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就...

  • 自然法则的必然性

    每日必一更,今日更什么? 小人得志,笑到最后的肯定不会还是你! 张三凭自己小聪明以及三寸不烂之舌获得大领导庇佑,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凭三寸不烂之舌讨回疆土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f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