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往常,那天送完小朋友上课,我准备拿出手机,消磨时间。这时八点刚到,手机上忽然“叮叮”个不停。有点好奇,是什么消息竟然这么接二连三地发过来呢?
点开一看,全是各大商业机构的生日祝福语。
哦!原来是我的生日啊。若不是这些智能设定的信息不具有遗忘功能,硬生生地把消息按时发送过来的话,这个日子我肯定想不起来。
我一向不喜欢过生日。曾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也想过原因,却总没得出真正的能说服自己的答案,只能笼统地归结为:不喜欢繁文缛节。
现在其实有点明白了。生日这个事情,很大程度上和童年有关。小时候如果家人把这事儿看得重,每次都隆重地纪念一下,强调一下,可能就在心里种下了“生日”的概念。
我小时候家里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日子能温饱,却还谈不上品质。过生日也就是一碗面条里面加上一个,或者两个“荷包蛋”,母亲会说一下,今天生日之类的。如此而已,并没有生日歌-那时候洋文化还没有登陆,或者蛋糕。流行吃生日蛋糕也是舶来文化,小时候没有,长大了自然不稀罕。
于是吃这方面,生日和平时并无多大不同,也就没有特别的念想。
另一方面,是母亲的原因。由于她的性格问题,母子之间的交流是很成问题的,尤其是在我成年以后。造成的结果,当然是有些逆反的,凡是母亲说的事情,必不感兴趣。这就形成了她一说我生日,我就说有什么好过的?
长期下来,竟真的不太愿意别人刻意地为我过生日了。有时单位会有类似的张罗,那也只好打起精神,应付一下,感谢一番,心里是无所谓,甚至是嫌多事的。
今年的这一天,真的做到了“忘记”生日。除了那些不搭界的信息外,整个家庭中,没有一个人想起。
老母亲每年都要在手机里说一下的,今年没有。她是真的老了。这是她第一次没有在这一天说起这件事。妻子在去年这一天倒是没有忘,还交代孩子跟我说“生日快乐”,今年,她也完全忘记了。是的,只是忘记,这一点我确信。她的生日我也会忘,但因为有一年她因为我忘记后跟我一通各种“作”,让我吸取了教训,手机里有一个提醒,一年一度。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她生日我却没有反应的事情。
孩子就不用说了,他对父母的生日日期无感。
有人总是记得的时候,我常常说:记那干啥,有什么好过的。
等到家人们真的忘记了,我却心情惆怅,心有戚戚。还是不够洒脱啊。
其实我自己原本也是不记得了的,怪就怪,那些交浅言深的机构,什么银行啦、保险公司啦、等等。
除了证明它们收集我们的数据并有目的地使用之外,有谁会真正地感谢一个机器号码发来的祝福呢?
可惜我也不懂得如何让它们遗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