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解己”的关键。
经过两周“自我摧残”的皮先生,自觉败下阵来。一面觉得自己多方委屈,一面又觉得自己无力改变。
无法戒掉“自传式回应”的皮先生,该何去何从?
多使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小心“泥人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心理学里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理论主要说的是,“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
泥人效应正好与皮格马利翁效应相反,说的是,低期望会导致拙劣表现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职场上非常普遍。
对别人怀有最高的期望不仅对新认识的人很重要,对老朋友也很重要,
“扮演荧光笔的重点在于不断找寻他人的优点。当你对别人说他们很优秀,他们就会变得更好;当你用心找寻别人的优点,你也会非常开心”。
移情聆听,意思是,把心放到对方身上,先感受到他的快乐、愤怒、痛苦、激动,然后聆听。这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态度,
进入对方的心灵非常难,但还是有方法可寻的。
你可以在听的时候,试着重复他某些话的最后几个字,作为回应:他不接电话……开始下雨了……马上就到期了……等等,这会帮你,也帮他感受到,你正在进入他的故事;
然后,你可以用你的语言,重复总结他的表达:我猜我听的是……你现在感觉是……我不确定我理解了没有,你是不是在说……等等,这会帮你,也帮他感受到,你开始理解他了;
再然后,你可以呼应他的情绪:你觉得很痛苦……你很愤怒了……你很担忧……等等,这会帮你,也帮他感受到,你已经进入他的心,理解他的情绪;
最后,你再用自己的语言,把对他问题的理解,对他情绪的感受,总结一下。你们此时,就站在一起了。
你会发现,有时你已经不需要提建议了。就算依然需要,你的建议会更有价值。就算和原来一样有价值,他的接受度都会高很多。
当然,你也需要足够的智慧判断,什么时候重复、总结、呼应并不必要。
安静的聆听,就已经足够。
我是晏子出刀,希望今天的内容,能让你有所启发。
智慧是一种修行,磨刀是一种修炼与打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