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终,我都是小心翼翼的,我以为他们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片云彩,而我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根本就不该与神圣的她相提并论,拙笔劣文真的怕玷污了文学的殿堂。可是他们的邀约是如此的不容置疑,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是这片土壤上自由发挥随意行走的主人,只是水平参差不齐,也许太多迟疑与犹豫不决才是最大的不敬,于是我欣然前往,这无关乎工作,无关乎职业,却是自己心之神往的地方。
去吧,也许会给我更多的帮助和启发,可是我却无所给予,不如他们,没有自己的书,也没有让人倾慕,引人入胜,唤起共鸣的只言片语。
他人问及我,只说去开会,心里好没有底气,也许在他们以为,只是一次平常不过的会议,与以往任何一次没有什么不同,如此我也就不必在意和惶恐不安。
会议是在本地的酒店举行,随着好的酒店越来越多,也不知这个酒店还是不是本地最高级别的酒店了。我有点担心这样奢侈的行为,对于穷酸的文人能否承受得了。来到酒店,大门口悬挂着红色的横幅标语:热烈庆祝XXXX!这让我有点意外,原来他们不与我来时这般,把会开得“偷偷摸摸”。酒店的大厅写有指示牌,我无须记住电话通知的地址,出了电梯就是会议室,门口的接待员笑容可掬地递给我一个会议文件袋,后来才知道她就是副秘书长。进入会议室的时候,室内室外的高低不平,差点让我摔倒,好生尴尬,会议室内都是陌生的面孔,(后来看名片才知道其实有一个只见过两次面的,老公的一个在旅游局的同学。)赶紧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室内不乏白发苍苍的资深前辈,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安逸和慈祥,虽然对他们的文字功底我不知深浅,但我很明白在他们中间我算是滥竽充数的人。
每个桌上都摆着一本《XX印象》,后面的一条长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书,这大概就是这些文友的作品吧,只有我是两手空空,刚一落座,热情而好客地服务员就上来倒茶。看看会议室紧锁的后门,我问服务员,服务员说她就把门打开。因为今天身体不爽,打开的后门让我有了些许的安心,我可以随时应变突发的状况。扫视了一下,整个会议室只有六个女的,包括前面一个女领导,后面一个女记者。在惊讶的同时,有一种丢人现眼的感觉,为无能的自己混进这个队伍感到羞愧。
会议的程序流于形式,会中我了解了其实文人中也不乏成功的商人,有的特地从外地赶来参加这个会议,文友中的一位老者就是这个酒店董事长的父亲,因此我们享受到了免费的会议室,免费的午餐。餐中我认识了女儿学校的一个老师,他有自己的语文网站,同时兼管学校的网站,七月他将带领一批优秀学生去北京参加作文比赛,女儿也在此之列,本来这是一次不错地锻炼机会,只是女儿选择了放弃,我也有点担心她在路途中的安全,这次带队的只有两名男老师,所以我们也没有勉强她。
开完会出了酒店,心里仍是不踏实,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涉水者,真的够不上资格站到这个队伍里。
9070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