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师的资源共享
昨天上午,梁树丽老师分享到我们《老梁读书会》群里一条关于张占营老师讲《初中写作教学探索》的信息,我一看,这不正合我的口味吗?这学期,我主抓的不正是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吗?晚上7点,时间上完全OK。在这里,先感谢一下老梁的资源分享!
晚上7点,准时打开视频,认真听张占营老师谈初中生如何进行写作,以及他自己的一个写作案例。看完之后,真的是受益匪浅。自己平时的作文教学实在单一空洞,相比之下,张占营老师的作文课确实用心又精彩!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老师范文。
张占营老师说,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后,自己首先要写一篇,并进行反复修改,而且要让学生看自己的初稿、二稿,甚至三稿和四稿,并告诉学生自己的修改过程,让学生学习老师是如何进行修改的。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内容,进而让学生每次写完作文之后,都要学着自己把自己的作文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
这种作文教学是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每次上作文课,我也会给学生讲解如何去写,写作的结构要求,内容要求等,也会找一两篇范文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学习怎么写,但却从来没有自己写过,更没有教过学生写完后应该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
就拿我们班学生每天的日记来说,学生写100字都叫苦连天,写出来的更多的是“流水账”,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老师,没什么可写的呀!”我也在每天写,也算是写日记吧,为什么我就没想到给学生每天读一读自己的日记呢?让他们明白,日记既可以写当天发生的事,也可以写这几天自己的心里路程;既可以写事件,也可以写读书心得;既可以写自己的事,也可以写别人的事……
第二,10分钟快速写作。
自由写作
张占营老师这个10分钟快速写作就有点头脑风暴的意思了,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写,随意地写,没有任何负担地写。不用管写的好不好,标点对不对,语句通不通顺,就只管写,想哪儿写哪儿。这样确实更容易产生写作的快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更愿意写下去!
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经常喜欢提醒学生,想清楚再写,要注意语句要通顺,前后要照应,不要有错别字,不会写的字要查字典……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容易思绪被打乱,越想写好,反而越写不好。本来正文思泉涌呢,突然被一个不会写的字给难住了,等查完字典或问过别人后,思路打断,就容易造成“憋不出来”的现象!
10分钟快速写作倒是个不错的法子,让学生把想说的,想写的话都先“一吐为快”,再把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词、句、段进行排列组合,不就变成了一篇完美的作文了吗?
第三,写作评价量表。
采访单
张占营老师给我们讲的案例是八年级的如何写传记,他让学生以采访的形式去了解自己的长辈,并给学生列好了采访清单。这样,学生就可以很清楚自己需要采访的内容,而不是无话可说。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如何去做,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
写完作文之后要进行小组互评,这也是这学期我在作文课上用到的办法。我会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组员之间互评作文,每个组员都要看其他三人的作文,并写评语和打分。虽然我口头给学生讲了如何对作文进行评价,并告诉了学生评分标准。但从学生互评的结果来看,很多学生应该是不明白啥意思的。
写作评价量表
张占营老师给学生列出来一张“写作评价量表”,上面清楚地列出五条评价维度。每一条都写的清清楚楚,这样,学生就可以逐条对照进行评价打分。并且,在给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的同时,还可以对照自己的作文,清楚地知道自己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不到位。
以后再上作文课的时候,我也可以学习张占营老师的这种作文互评方法,给学生分条列出评价维度,相信学生在了解了评价标准后,对自己的写作会更有信心!
教会学生如何写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如何上好一堂作文课,也一直是我苦恼的问题,目前我要做的就是:向优秀老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