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撷英一一修身篇(十四)
包银平
《论语》博大精深,循循善诱,亲切易懂,生动形象。其中有许多修养道德,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现撷一章与大家共享。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第二 第二章)
此章意为:孔子说:“《诗》三百,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虑没有偏激。”
金良年先生把“思无邪”翻译成“思虑没有偏激”,我认为准确。《诗经》里的诗虽然多写男女之情,却也没有过激的诗句,思虑不偏激,符合中庸之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思虑也要符合中庸之道,不偏不倚,适中为好,处处讲中正,讲和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尚未表现出来,叫做中,喜怒哀乐表现出来而都符合规范,叫做和。我们通过正当的方式来表现喜怒哀乐,不过喜,不过悲,做到哀不过分,乐不过分;同时,也不要不及,该哀时,不哀,该喜时,不喜,这就是不及,过与不及都不符合中庸之道。要折中,要无过无不及。说着容易,做着难,都做到了,人人皆圣人了,我们尽力而为即可,不需要为自己未达到,而过分哀叹,这不符合中庸之道。我们不画地为牢,尽力而为,即可。
《论语》中修养道德,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有许多,仅撷一章与大家共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