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名词,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在10年前,邮箱盛行的年代,有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个静心挑选不用属性的10支股票,然后开始随机给10000个人发哪只股票第二天会涨,如果发的涨跌信息错了,就停止发送,然后对了的人继续发送预测信息,长此以往只要你无意间看了他的预测邮件,你收到的就是持续预测对的神话。
我常会接到莫名的电话让我去办公室,或者退货/扣押海关的电话,这些都是概率性的愿者上钩,只要我变现出焦急的情绪主动开始询问对方,我就上钩了。
我身边很近的两个朋友遭遇过退货诈骗,她说几乎是被对方催眠了一样,一遍遍的告诉对方验证码,然后自己的美团信贷、京东金条等就全被对方套干净了。
她说对方好像把自己引到了一个迷宫中,对方不停的告诉我出口在哪,我焦急的一层层往前奔跑,心里想的只要然后呢,我该怎么做。
侄子侄女们,00后不会被骗吗?博士不会被骗吗?为什么理财公司可以一遍又一遍的收割那些退休的老人?我还曾经安慰自己,对方欠我5000块不给我,我就当自己丢了一个手机。
今天给你们的第一个建议:
出门不见钱就算丢,
小时候我喜欢跟有钱的孩子屁后玩,总能占到便宜,
现在更是不看团购都不会吃饭了,恨不得夺回商家在我身上赚的每一分利润,当我算计这些的时候,必然会被反噬,
占便宜成了常态,就会形成不捡钱就算丢的心理,买东西总想让对方多送几个小零件,吃饭看见对方主动买单自己就假装找手机,别人刷过了价格,自己假装不知道的赶紧跑,
所有的骗术都是一个滑梯,它就摆在那里,骗子们找各种借口让你过来试一试,他们故意免费一体验,故意送你很多礼品,故意标错了价格,故意让你占了便宜给你留出时间逃跑···
放弃每一个便宜,不会让我损失多少金钱,肯定能让我关键时刻省下一套房子。
第二个建议:
被骗多少次不重要,承认被骗多少次很重要。
心理学家这么分析过那些碰瓷的人,他们潜意识中知道自己是做错了,自己不应该这么过马路,自己不应该这么操作,不应该····
可如果说出来,自己无法面对家人和朋友的目光,尤其是自己还遭受了身体的伤害,
潜意识中告诉自己必须找一个替罪羊,还自己一个清白,
孔子说颜回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品质是“不二过”,我从小被告知最多的也是不要在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
可人从历史中学到的最大教训就是不长教训,
我回忆了一下自己这么多年的惨痛经历,如果我能够守住自己的底线,那至少有70%不会发生。
你看骗子都这么努力,可以迭代升级自己的骗术,我凭什么只在嘴上说自己是个聪明人。
多说一嘴:
怎么判断一件事是不是骗呢?
你看他承诺的售后时间有多长,他有做到了多久。
致我即将步入大学的侄子侄女们,请你们相信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