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要想一直保持着某一种状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人终究还是会受到自身的情绪、情感和外界各种因素等环境所影响。
在很多人看来,肉体与精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在唯心与唯物之间总给人有一种这两者并不是一个派别的感觉。
可是,当量子力学的研究慢慢地呈现出精神可以影响物质的时候,人们突然惊奇的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所幻化出的所有物质都是跟精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如今有许多人开始从最初的物质追求,转变成关注自身的精神追求,而禅修与冥想正是让自己进入高维精神世界的一种最佳的静修方式。
在这本《禅者的初心》一书中,作者铃木俊隆就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人对修禅和保持初心的重要性。
从书中得知,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从达摩祖师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创立了中国禅宗,后来在唐宋时期,中国禅又被求法僧人传播到了越南、朝鲜和日本。
到了公元20世纪,禅又从亚洲地区传入欧美国家,然后再蔓延到欧洲整个大陆,而本书作者更是被奉为了许多欧美人的思想导师。
本书内容的核心主要是为禅修初学者指明了禅修的方向与它的作用,阅读本书你可以深刻的了解到静心的重要性。
在如今这个每个人都隐藏着一颗躁动的心的社会,我们要想保持初心始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物欲横流的气息,人们却甘愿深陷其中以至无法自拔。作者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分别心太重时,你就给自己设定了限制。”
我们的精神本自具足,如果你索求太多或者过于贪婪时,就更难分辨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究竟哪一种生活方式才是自己的理想化生活?
作者说:“初心”就是初学之心。在初心里没有“我获得了某个事物”这样的念头时,才会在事物上感受到人生豁然开朗之感,否则,所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都限制了自己无比广阔的心。
阅读本书之前,我以为保持初心就是永恒不变的信念,然而,当我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才明白原来我之前想法是错的。
保持初心并不是永恒不变,而是一颗慈悲之心,它能接纳自己的所有好与不好。从个体的态度上而言,初心是对自己的一种真诚,也是对万物的一种慈悲。
在修禅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心灵感知渗透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全神贯注的关注自己的内心与念头,领悟自己生命中的每时每刻。
修禅的目的是为了将自己的肉体和心灵持续保持高维的精神连接,以随心随喜的态度去看待一切事物,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