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和杀戮
你有刷到一些惊悚和恐怖的视频么?
我想起来小时候就喜欢武打、侦探、悬疑和战斗的电影、电视,我发现我家孩子也喜欢,后来我发现几乎人人都喜欢看 ,至少某个阶段喜欢看。
禁不住好奇,这是啥原因呢?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心理学、神经科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我们喜欢观看恐怖和杀戮题材的电影,并不是因为我们本质上是暴力或变态的,而是源于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机制。
1. 安全环境下的“战或逃”反应(肾上腺素成瘾)
这是最核心的解释之一。当你看恐怖电影时,你的大脑和身体会进入一种高度警觉的状态:
· 生理反应:你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并释放肾上腺素和内啡肽。
· 心理认知:尽管你的理性大脑知道你是安全的(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但你的原始大脑(杏仁核等)却对屏幕上的威胁做出了真实反应。
这种在绝对安全中体验危险的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当威胁解除(电影结束),你的身体会从紧张状态中放松下来,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感和成就感。许多人会“上瘾”于这种安全的刺激感。
2. 情绪宣泄与压力释放(宣泄理论)
这个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观看悲剧可以帮助人们宣泄(Catharsis) 内心的恐惧、怜悯等负面情绪。
·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压力、焦虑和无法言说的恐惧。
· 通过观看恐怖电影,我们可以将这些负面情绪投射到电影情节和角色身上,并随着电影的进程将它们安全地“释放”出去。看完一部恐怖片后,人们常常会觉得神清气爽,好像内心的毒素被清除了。
3. 好奇心的满足与掌控感
人类天生对未知、禁忌和黑暗的事物抱有好奇心。
· 探索禁忌:死亡、暴力、超自然现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力避免但又忍不住好奇的领域。恐怖电影提供了一个社会可接受的“窥视”窗口,让我们可以安全地探索这些禁忌主题。
· 获得掌控感:通过反复暴露在可控的恐惧中,我们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情绪演练”。我们学习了恐惧的模式,知道了“鬼怪”会从哪里出来,了解了故事的套路。这种可预测性(即使有时会被吓到)会给我们一种掌控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和恐惧。
4. 社交纽带与归属感
看恐怖电影常常是一种社交活动。
· 共享体验:和朋友或伴侣一起被吓,然后一起尖叫、大笑、讨论,可以极大地增强社交纽带。这种共同的“幸存者”经历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生理同步:研究表明,当一群人一起看恐怖片时,他们的心率会趋于同步。这种生理上的连接感也会强化情感上的联系。
· 身份认同:成为某个恐怖片系列(如《电锯惊魂》、《月光光心慌慌》)的粉丝,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群体归属感。
5. 病态好奇心的满足
“病态好奇心”指的是对令人不安、恶心或可怕事物的着迷。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特质,并非心理变态。
· 我们会对新闻中的灾难报道、车祸现场忍不住回头看,原理是类似的。恐怖电影以更艺术化和极端的方式满足了这种好奇心,让我们思考人性的边界、生命的脆弱等深刻问题。
6. 纯粹的娱乐与审美欣赏
很多时候,人们看这类电影只是为了找点乐子。
· 创意与特效:优秀的恐怖片和杀戮电影往往是电影特效、化妆艺术和叙事技巧的集大成者。观众会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欣赏其中的创意和制作水平。
· 黑色幽默:许多此类电影(尤其是B级片)带有一种荒诞、夸张的黑色幽默,观看它们成了一种“找槽点”、“看它能有多离谱”的娱乐活动。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恐怖片。个人的喜好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 性格:寻求刺激、共情能力较低、对负面情绪容忍度高的人通常更爱看。
· 性别与社会化:传统上,男性被更多地鼓励去接触和享受暴力内容,但这并非绝对,也有很多女性是恐怖片爱好者。
· 过往经历:有创伤经历的人可能会觉得这类电影触发痛苦回忆,而非娱乐。
· 观看环境: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如家中)观看,与在无法控制的陌生环境中经历恐惧,是完全不同的。
总结来说,喜欢恐怖和杀戮电影,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强烈的生理刺激、释放内心压力、满足黑暗好奇心并加强社会联系。这是一种复杂的、 充满矛盾的心理体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