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养

作者: 又耳非非 | 来源:发表于2020-10-10 23:37 被阅读0次

    今天讲授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让我想到了我们班里的小松同学,他的言谈举止让我对“教养”有了全新的认识。

    小松是家里的独子,这在农村人家并不多见。所以从小娇生惯养,百般呵护。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张扬跋扈,目中无人的陋习。连自己的妈妈和奶奶都不放在眼里,更别说老师和同学了。

    刚开学第一天报名,就因为作业没有完成,引起了我对他注意。因为学校规定,未完成暑假作业不允许报名,所以一直拖到第二天才完成报名注册。但是,这并没有让小松对初三年级有全新的认识。在开学前两天,小松就因为连续迟到而又一次的被我盯上。

    为了遏制不良风气,我叫来了孩子的家长,准备了解情况并期望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结果令我意外的是,小松对待自己的母亲是那么的不屑,甚至冷嘲热讽,完全没有为人子的恭顺与谦卑。尤其是当着我的面,仍旧肆无忌惮的与母亲呛声,完全不把母亲放在眼里,这让我始料未及。

    我从来不用学习成绩划分学生的等级,我也不会因为孩子犯错而指责或嫌弃学生。但是我最痛恨的就是对待自己父母张扬跋扈,为所欲为的学生,这样缺少教养的表现是我深恶痛绝的。当小松第一次在我面前表现的目无尊长的时候,我严厉呵斥他,并一再告诫,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但是小松表面上看起来接受了我的建议,实际上仍是我型我素。

    国庆假期结束,小松又一次因为没有完成作业,上学迟到而被我留下,原本我不打算叫家长,因为我知道叫家长对于他来说毫无意义。但是令我意外的是,小松的妈妈却给我打来电话,说小松要钱,妈妈没有给,小松就赌气说不上学了,甚至跟妈妈正面冲突起来。听到这里,我怒火中烧,叫来小松,好一顿训斥,并提前跟她母亲沟通好,回家反省。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好好想想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怎样对待家人。

    第二天,小松拿着检查和反思正常到校,看着这寥寥数语的检查和反思,再加上满篇的假大空话和错别字,我才意识到,小松的少教已经深入骨髓,一时半会没有办法改变,只好先稳住,日后再继续加强教育。

    看着小松这样肆无忌惮的为所欲为,主要还是因为缺少教养。在成长的路上,诸事顺利,以至于稍有不慎就大发雷霆,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也是苛责,没有办法体谅与孝顺,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现如今,语文课堂要求“立德树人”,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在品行和教养上出现问题,那会贻害无穷。所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知识的传授只是一小部分,培养学生的三观,加强教育,才是本质,而教育的本就,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人,如果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这样下去,整个社会才会和谐共处!

   

   

相关文章

  • 论教养

    一个人有没有教养 从细节就可以看出来 刻薄嘴欠和幽默是两码事 口无遮拦和坦率是两码事 没有教养和随性是两码事 轻重...

  • 论教养

    今天讲授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让我想到了我们班里的小松同学,他的言谈举止让我对“教养”有了全新的认识。 小...

  • 论教养

    《论教养》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 作者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 原文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

  • 论教养

    教养,在我们中华民族看来,就是传统美德与现实撞击,产生的谈吐浪花,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人,才能称...

  • 论教养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

  • 话教养

    学习《论教养》,决定把自读课还给学生。没有预习,开门见山看课题“论教养”三个字,问学生,题目是议论文的———...

  • 谈教养

    刚学过一篇文章是《论教养》! 首先要知道“教养”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尊重”! 尊重别人是教养,从这个角度出发,在...

  • 借助旁批 启智思维——《论教养》教学设计

    借助旁批 启智思维 ——《论教养》教学设计 曹公奇 教学目标: 1...

  • 教养

    受不了,真的受不了!刚刚学过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他们就这样,不是一般的不懂教养! 上过第二节课,我们...

  • 论“修养”与“教养”

    所谓“修养”者,以“修”而“养身”也。 这个“身”,既是指“肉身”、也是指“法身”,二者是“不一不二”的关系。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教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ds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