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不外“静”“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
——王永彬
此句大意为,求学问,不外乎心静和严谨两种品质;教导他人,首先要去掉骄傲和懒惰两个毛病。
“为学不外‘静’‘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出自《围炉夜话》,是清代学者对治学之道的总结,强调了“静”与“敬”在求学中的重要性,并指出“骄”与“惰”是学习的两大阻碍。
“静”指治学需沉心静气、坚持不懈,正如范文澜书斋对联所述“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敬”则强调治学需严谨、专注,去除浮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骄傲使人懈怠,懒惰使人停滞。《大学》提到“知止而后定,定而后静”,若心浮气躁、自满懈怠,则无法专注学习,更无法取得进步。
王永彬,清代学者,著有《围炉夜话》。
此句选自《围炉夜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