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想法每天写1000字
上班路上听文芳(十二):一切向善

上班路上听文芳(十二):一切向善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19:46 被阅读1次
上班路上听文芳(十二):一切向善

“如果做不了一个智慧的人,至少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这句话,现在一定是我的做人底线。

这样的人生信条,更多的来自于我的母亲的影响。

因为我始终相信——善有善报,又特别是面对学生的时候,必定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文芳的这一分享里,用赵坡老师做例子。

原文有关段落如下:我们与其说赵坡很幸运,在人生的关键时期总是能遇到好老师,不如说,每一个老师都应该相信善的力量,老师善待学生,就是在学生心中播下善的种子。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又一个善的范本的引领,赵坡才可能成为今天的赵坡。

回想我的老师中,善的力量有哪些?

上小学时,有一次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老师问的时候我撒谎说昨天晚上肚子疼。老师居然信了,没有责备我。可那一次后,我就再也不敢撒这样的谎,也更不敢不完成作业了。

读初中时,上政治课,我和同桌两人偷偷将数学作业放在桌上,用政治书盖着,假装一边听课一边完成数学作业。政治老师其实早就看见,但他不动声色,只是用很含糊的语句提醒我们:“那有的人在挂羊头卖狗肉哦。”这话太明显了,我们两个马上收敛。

读师范三年级时,从五班分到四班。我们的文选老师姓李,是一个老头。他每次上课都喜欢用“谁来读读这段文字?”这句话来开展互动教学,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自告奋勇的起立朗读那段文字。每次我朗读完毕,李老师总是很高兴地称赞我:“感谢来自五班的新鲜血液,让我们班充满了活力。”这句话在当时的我听来,犹如一支兴奋剂,愈来愈喜欢读书、分享,和参加活动。后来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一次口头作文比赛,我得了第一名,被李老师更是赞赏有加。

这三段故事,或多或少可以从中看出一些“善”的力量:看破不说破、一颗包容的心、恰到好处的表扬,都会让我吸收到更加美好的营养。

接着谈到了赵坡老师的六个教育信条,分别从家庭、职业、学校、学生、教师、人生这六个角度来谈的。在赵坡看来,教育信条“是指教师个体或教师群体信守的教育准则……是一位老师开展教育实践工作的‘轨道’和‘灯塔’。”教师如果没有教育信条,其工作就可能会陷入“计划性不强、开展工作无依据、反思提升不及时的浑浑噩噩的状态”。

所以最后,文芳抛出了这样的一个话题:你的教育信条是什么?你的这些教育信条源自哪里?

我只能尝试着回答一下。因为平日里写总结,偶尔要用几句比较冠冕堂皇的话来撑撑门面,而要写这样多角度的教育信条,可能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

第一条:如果做不了一个智慧的人,至少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这些年来最看重的东西,开篇已经有介绍。来源的话就是这些年自己遇见一些人和事的总结吧。

第二条:教育是慢的艺术。不着急,任何事情都将眼光放长远一些,我们才不会那么急功近利。当然来源于文质老师,且一直在理解和践行。

第三条:向内生长。这句话是前两年做述职报告的一个总结的题目,言下之意就是任何事情都先看自己,先把自己做好,自己认定的事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做任何事都先从自己身上找动力,找原因,找发展点。这也是我经常给学生渗透的。

第四条:期望自己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你先成为那样的老师。这句话不是我的原创,但我觉得很受用。对于我而言,我希望我的孩子遇到一位温暖又坚定、博学又睿智的老师。这四个词语,我可能没有将哪一个词语做好,但是努力的方向。

先就写四条吧,且行且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班路上听文芳(十二):一切向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td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