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了和豆总的又一通电话,又发现自己一个问题
只要对方不是咆哮着在对我说话,我就不往心里去。
这个选择性听不见的问题,也是个大问题,应该是来自于我的原生家庭,我妈是个大嗓门,三焦火旺,有洁癖,这个和我爸和我妈的人际关系也有关,我爸本身就是一个老黄牛式的人,很少能听见他一次性说很多话,我从小到大也没有听到过他的夸奖。在我爸我妈的相处模式中,我爸一次又一次沉默,我妈就一次又一次提高音量,以至于咆哮。后来这种咆哮的说话方式又把我训话成一个选择性耳背的人。
但是在社会生活中不会遇到谁像我妈一样,对我咆哮,陌生人、客户、领导、同事,都是点到为止,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多思考、才能理解的,甚至很多时候话里有话。不自己思考,根本体会不到其中内涵和精髓。
另外同事之间、领导和下属之间,甚至夫妻之间都会有猜忌和试探。
我发现我在这个方面也是像个三岁小孩一般,他人的话我总是信以为真,不会换位思考,比如明知道对方是骗子,还信他说的总共四把。结果对方出尔反尔,要求我第三把说成第四把。损失1000块钱。明知道对方只不过为了业绩在使劲忽悠,但是还是会鬼使神差的听了他包过的言论,交钱再退费,损失2500.
老朋友之间好久不联系,也会存在试探和寒暄,而我似乎就一直不会这一套东西,和媒人打电话,没有铺垫就直接说我俩不合适,和女生聊天没有调情,没有情绪波动就生硬的约吃饭。
好的感情、好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势均力敌。而我太差了,找不到和我一样水平的对手,再或者,一样水平的对手我又看不上,我看上的,人家又不屑于和我玩。
还有很多客气话,明明就在嘴边却说不出来,临走的时候一句忙着吧,开车慢点注意安全。不知道怎地,就是话在嘴边突然就卡住了。
今天这一通10分钟的电话不白打。让我发现了自己更多的问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
我也想像很多励志故事一样,曾经啥也不是,但是有一天异军突起,有车开、有钱花、有公司、有员工、有业务。但现实生活不可能突然之间就有了,必须是一件事一件事的做,甚至还会面临返工。
2016年那个时候我专心健身,当高波见到我之后直接夸奖我胸肌又大了。2019年和高波好久不见,见到他的时候他向我展示着他新买的车,jeep。
自己独处的时候多思考思考,多看看书
和人打交道的时候多换位思考,让他人舒服,甚至多试探试探。不要简单的选择相信,相信如果是没有代价的还好,如果是需要出钱的,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世界到底有多黑,我不清楚,但是我也算接触过比较黑的部分了,接下来的人生把握好自己,相信自己。
想起来了三个场景,第一个打仗的时候一方是大刀长矛,另一方是飞机坦克。不是这个东西不存在,是你没有,没用它。
第二个场景,我小姨离婚的时候,大姐、二姐、三姐都去了,又怎样呢,连大门都进不去,而对方就找了一个关键人物,律师。
第三个场景,我是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而和我交谈的潜在客户是熟练掌握各种谈判技巧、心理学、洗脑技巧的高手。你觉得谁会把谁洗脑,谁又会掌握谈话的主导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