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管理者,并且我们的所思、所说、所做都可视为管理心理和行为及其过程。
只是因为管理心理和行为及其过程乃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性与自发性的心理和行为及其过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和在很多时候我们反而会“日用而不知”,即很少会觉得自己在进行着“管理”或身处“管理心理和行为及其过程”之中。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人类个体或群体所产生的任何问题都可以从管理的角度上或予以阐释、或找到原因、或求得解决。因此,如果能把管理作为一种生活状态、生产技能和生存方式,那么管理也容易使人类个体或群体的生活、生产、生存状况持续地变得“更好更久”。
喻言之,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绝大多数生活、生产、生存问题,都不仅可以、应该、务求运用好和拓展好“管理+”的管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予以观察之、分析之和解决之,而且也都更可以、应该、务求运用好和拓展好“管理-”、“管理×”、“管理÷”等等诸种管理视角下的数理逻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予以观察之、分析之和解决之,以充分发挥“管理”这一可使人类生存状态或状况变得“更好更久”的能动性伟大工具的应有效率和效益。
管理之善,善莫大焉。
以“管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看待和对待所有的人类生活、生产、生存心理和行为及其过程,不仅可以切实丰富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可以有效地促进我们对主观世界的掌控与完善,而且更可以不断加深我们对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间交叉互动关系本质以及对促使和实现两者间交叉互动良性循环的正确把握与追求,从而持续地提高我们改造与改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以及两者关系的切实性与能动性,进而增强我们达致使个体和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变得“更好更久”的信心与本领。
只要是人类想做而可做且能做的,通过相应的管理心理和行为及其过程,都可以更好地去做并做得“更好更久”;同时,管理的着眼点首先在自身而后在他人、首先在当下而后在将来、首先在身边而后在别处以及首先在常识而后在高深、首先在琐细而后在宏大、首先在平易而后在难为。
管理者与管理对象间的矛盾和管理理想与管理现实间的矛盾乃是管理基本矛盾最本质的两个侧面和集中体现。
管理心理和行为及其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往往都是在这两种矛盾间以及两种矛盾各自内部间复杂的交叉互动心理和行为及其过程中产生、形成、发展并为我们所认识、所把握、所解决的。
管理者的核心使命即是在有效地侧重于避免或解决管理者与管理对象间矛盾的同时,更加有效地不断避免或解决管理理想与管理现实间的差距所造成或带来的诸多问题,从而达致“更好更久”这一管理终极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