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工作可以从很多个角度来诠释,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比如“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的价值,比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欣慰……教师不见得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一位良师,一定是一个摆渡者,是一个赠梦人。
这里的“梦”,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而是灵魂深处的深切渴望。梦,可以是张若虚“闲谈落花”的春江月夜之美,可以是李白“吴越镜湖”的理想彼岸,也可以是陆游“铁马冰河”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这样的梦,我们也称之为梦想,是人们对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而教师,就是要将这样的梦想赠与学生,叩响他们的心扉,让他们成为勇敢的追梦人。
赠梦予人,是教师的自我价值的体现。你看张桂梅,历尽艰辛创办华坪女高,将辍学的女孩们从深山之中、灶台之间解救。她将走出大山的梦想赠予学生,最终也在“赠梦”中实现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其实,玄奘这位高僧,何尝不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呢。他穿越十七载风霜,跋涉万里,将追梦的理想播撒于徒弟们的心中,使他们不断进德修身,战胜自我,修成正果。有人说,使唐僧成为高僧的,不是那些经书,而是那段取经的路。没错,因为那段艰辛的路,是他赠梦的路。当一个教师通过赠予那些有温度、有力量的梦想,让学生走向更浩瀚的世界的时候,我们也就成了更好的自己。
赠梦予人,是教师的积极理想的传递。袁隆平,曾经是安江农校的教师,1960年,他在试验田里偶然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水稻,便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科研价值。此后,他将毕生的精力投入杂交水稻研究,只为实现自己少年时立下的“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誓言。他将这份承载着家国情怀的梦想赠予学生后辈,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喜看稻菽千重浪”。一个教师,不能只看到生活的苟且,更要看到诗与远方。将奋斗的梦想播撒于学生心间,让向上向善的力量代代传递,奔涌不息。
赠梦予人,是教师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些优美的诗句在课堂上吟诵,让先民的歌唱在今人的心头回响;“刀笔契刻,在甲之文”,商王的占卜在课堂上穿越千年,让文化的根脉植根于今人的脑海。每一堂课,都是知识的传递,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当学生仰望那些先哲,敬佩那些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中外科学家时,何尝不是接过了梦想的接力棒?教师,让课堂成为赠梦空间,就让我们的文化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赠梦予学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每个青年教师,在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要开启自己的赠梦之旅。当然,每一位教师都要拥有值得赠予他人的梦,这样才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梦的星火,
赠梦,让个体的星光汇聚成文明的星海,而教师慷慨的赠予最终也会筑成照亮自己的星光。愿我们都能成为勇敢的做梦者、积极的筑梦者、慷慨的赠梦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