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转载需经过作者同意)
节日里,是一年中乡愁最浓之时。
荔枝,粽子,水煮蛋。南方端午传统三样。
而三样之首的粽叶,以其独一无二的纯糯叶香,领衔打卡了大江南北大半个六月。人们手中端着的那碗粽子,是对先贤的缅怀,对民族精神沉甸甸 的敬仰和传承。然后,镜头移动一下,在餐桌上,那是天下吃货们的期待,是浓郁的乡愁。
图片(改编后的十八般粽子)
在疫情前,大概是19年端午曾有一次写过武汉小短篇。回头看好像啥也没说没写,也已经不记得当时想要说啥写啥。害,讨厌的疫情那时还没有发生呢,记忆就先行一步开始生病混乱了。
准确来说,我的家乡离武汉还有两小时车距,(所以,你看,我和你一样,我们的乡愁都是有GPS定位的),曾经“下武汉”的次数也并不多。
就像很多在湖北的人一辈子没跑过武汉,很多在武汉的人一辈子没摸过黄鹤楼一样,我在广东二十多年没有去过广州搂小蛮腰,在深圳二十多年没有推过世界之窗的窗,没淘过小梅沙的沙。。。好了,鉴定完毕,此人是个不解风情的呆子。
跑题了。话说回来。
乡愁在我心里就是我那一巴掌大的乡村,一巴掌大的学校,一大碗黄潭米粉,一碗热干面,一个烫手热锅盔。除此之外,还有悠长绵远的襄河,浅草平铺的河堤,随波逐流的摇船破桨,排排笔直向上的杉树,风中沙沙作响的白桦林,烈日下河边嬉戏的小孩子,傍晚远处接龙升起的薄薄炊烟。。。
万物都很寻常,寻常即经典。
一切都是过往。过往更永恒。
剥着荔枝,煮着粽子,生活全活在这边,情怀嘛,总有一半躺平赖在那边。寄出这边的桂叶糯米糍,交换远近亲友的惦记。无论新愁旧愁,都是不会消散的乡愁。
2023.6.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