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因血压高引起瘫痪,坐在轮椅上已经十年整。
那时候爷爷还没有去世,在确定奶奶余生离不开轮椅之后,他用一生习惯了的大嗓门宣布,六个儿女轮流照顾奶奶。
我有一个叔叔,最小,爷爷奶奶也最疼爱他,四个姑姑,爸爸是老大。在乡下,养儿防老,奶奶本应该跟着两个儿子的。所以,几个姑姑,或明或暗表示长期照顾奶奶的不满。
在最初的四年,爷爷身体还勉强能照顾奶奶,他自己管,几个儿女提供钱物。那几年,爷爷自己做饭,甚至学会了蒸馒头,有时候为了省事,他们常吃方便面。卫生也马马虎虎,经常是上顿碗筷下顿洗刷,就用一个盆子,洗菜刷碗两不误。
要说一日三餐可以马虎,奶奶的起居拉撒更是问题,她有时候说想方便,费半天劲弄到轮椅上,她却坐在哪儿打瞌睡。白天还好,天气暖和时也可以撑下,但是隆冬深夜那种滋味可以想象。
就这样,本来身体健康的爷爷在独自照顾奶奶四年后,患肺癌去世,前后只十三天,这十三天里,他已经不能安生睡觉,只有坐在那里,咳嗽才缓解一些,也不能进食,只有靠蛋白粉维持。
后来,只有他们六兄弟姊妹轮流伺候奶奶,每个人两个月。
作为晚辈,我有幸听到他们彼此的抱怨,姑姑们认为这是儿子们的事,她们拿钱就够了,叔叔和爸爸,认为,每个家庭都没有条件长期照顾瘫痪老人,从奶奶利益出发也是,在一家时间久了,难免会疲惫应付,两个月一轮,对大家都好。可是,每个人都会站在自己立场考虑,亲兄妹也如此,十年如一日养瘫痪老人问题,考察的不是善恶,不是道德伦理,它是家庭成员是否强壮,是否有空余时间,三姑三姑父都是老师,他们只有排暑假的班。
在抱怨中,互相指责但又没有别的办法中,奶奶又走过第十个年头,她比没瘫痪前身体更好了,高血压不治而愈,整天要么睡要么吃要么发呆,就是婴儿状态,有时候看看电视打打瞌睡,骂骂早已作古的人。我们把她这种状态上升到理论,觉得生命的放空,无思无欲真的可以延年益寿,质量如何不论,但生命的长度是拉伸了。有时候生气时,想想奶奶神奇的生命力,觉得一切都不值。
奶奶就这样活着,儿孙们只有随着她的生活而每年做出两个月的改变。
我相信,奶奶下世后,他们兄妹六人再也不会逢年过节时团聚,他们彼此已经在心里绝交多少次。
有个瘫痪的老人也是血脉的延续,但是,有谁会真的在意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