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科室,看着来来往往清一色的男医生们正在忙碌着:果然我们神外都是男儿天下。
查看康哥的排班情况,这个月,周末24小时班3次,夜班5次。
因为外科需要帮忙的大多是上手术做助手,所以这里的夜班并没有多忙。况且值班室都是男师兄的天下,我留夜多有不便,所以康哥非常干脆地决定:晚上10点,就可以放我回家啦。
因为琐事没有妇科的多,病历多数是两天一病程,病重才需每天记录。所以夜班的空余时间,便是师兄的课程时间。
“师妹啊,你必须要学会看颅脑CT,最常见的就是脑出血、脑梗。”刚用完晚餐的我们便开启了学习模式。
师兄打开某一患者的CT片:“头颅CT片为轴位,也就是上下方向做的切片,每一幅图像为10mm厚度,也就是一幅图像上面显示了10mm厚度的头部组织情况。骨头为明显的白色,里面的脑组织不容易观察,显示为黑色。”指着灰黑脑影里那突兀的白,“而黑色中的白就是血液,你看,这个就很明显,这就是出血处!”
……
“4-6分钟内是猝死者急救的黄金抢救时间!心脏停止跳动的后果是以秒计算的,10秒钟,丧失意识;30秒钟,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脑细胞开始死亡;8分钟,脑死亡,进入植物人状态。所以,倒地1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CPR),救活概率为90%;2分钟内60%;4分钟内40%;8分钟内为20%;超过10分钟,基本上就是零了。即使抢救回来,也可能是植物人……”
于是乎,能否在第一时间第一目击者进行急救,就成了人命关天的事情。
由于猝死会出现在医院之外任何的场所,所以普通人学会CPR是很有必要的。说不定某天你身旁的人倒下了,而学会CPR的你会救了Ta的命。
……
“康哥,急诊上来一个脑出血的病人,血压有点高,还有意识。”还未见人,门外护士站就传来值班护士师姐的声音。
“该干活了,师妹。走,我们一起去问病史。”康哥捎起病历架上随意一个听诊器,大步流星地出门,而我则在后面小跑。

科室门外已经聚集着6、7位家属,旁边是急诊送来的担架车,上面躺着一位安静盯着天花板的大伯。
听完家属陈述患者的情况后,因报告没有纸质版,需等会再电脑前查看。所以,师兄就先走到患者身旁,为他做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患者2个小时前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感到一侧身体无力,无法行走,反应迟钝,无法言语……
临时安顿好患者及其家属之后,我们不约而同跑到电脑面前查看颅脑CT。
“师兄,这里白色的,是出血地方吗?”我指着黑色地带的那个小白斑块。
“哎,脑干出血啊,麻烦了。”师兄左手摸着嘴角,右手用鼠标在CT上画刻度比例估计着,“这个患者必须要急诊手术了。等会他未必还这么清醒了。”
“为什么?”没有任何颅脑知识储备的小白我毫不犹豫地问出了口。
“知道脑干有多重要吗?脑干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病死率极高。脑干出血量在3ml以下的,死亡率70%左右。脑干出血量在5ml以上,死亡率90%左右。其中脑干出血量超过10ml以上的死亡率100%。而这个阿伯的出血量应该有2ml……”
师兄三言两语后,三步并两步竞走似的走到患者家属面前。并无一句话废话,直接坦白地把患者的危险程度告知他们,建议必须要行手术治疗,并让他们做好一切的心理准备……
结果,这个患者大伯并没有住院,更没有手术。家属拒绝的理由已经忘记。但无论是家里没有资金也好,还是说看着老人意识还清醒,不愿相信医生的判断也罢。家属签下拒绝手术同意书的那一刻我还记得:龙飞凤舞的名字,九死一生的老人。
虽然说没有住院程序,没有急诊手术,可以帮我们值班的医生省了很多工作流程。但是,看着躺在担架车上依旧老样子的阿伯。他还有意识,他应该可以清晰知道自己的生死在家属名字签下的那一瞬决定了,可他却没有能力做出反对和抵抗……生命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真的是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