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的发小告诉我,他成功留下了。越洋电话打过来,他在电话那头欢呼、大叫,语速极快:“你猜怎么着?你猜怎么着?我成功了!我拿到了!”
“真的?真的啊!太好了!”我喜极而泣。知道他为了留下,付出太多太多。
不管代价有多大,不管前路是否明朗,不管是不是值得,为了“留下”这一想得到的东西,努力、付出、咬牙坚持,最终得到,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圆满。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该不该刷爆卡买包包》,最后,马薇薇和黄执中将辩题从物质的包上升到了讨论人生理想和小确幸的高度。黄执中的一段,令我震颤不已。
你有没有对一样东西很强烈的想要过?
如果你这辈子没有茶不思饭不想的想要过一样东西,其实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人生难得,本来就是痴迷。
你有没有茶不思饭不想地,强烈渴望过什么东西(人?物件?还是其他)?
讲2个故事。
公司的猎聘团队,需要挖角竞争对手的一位生产总监。高薪、股票、房车的诱惑都已经抛出,但对方依然不动心。大家几乎束手无策。
于是HR总监带着团队,从马斯洛需求层次出发来分析(高端人士往往超乎了底层需求),将猎聘他策划成一个项目,方案、团队搭建、推进时间、责任人等全盘统筹。
上门拜访,带着公司总裁三顾茅庐,一次下雨夜,我们威严霸气的总裁,愣是在对方的别墅门外等了几小时。
又从家庭成员下手。HR主管是为温柔的妈妈,得知这位总监要出国一段时间,夫人也不在国内,主动请缨帮助照顾小孩。对方有防备之心不同意,她便来到幼稚园,每天陪着一起玩。
……
现在这位总监已经来我们公司1年多了,还会常常听他说起这一段,“高薪高职哪都有,但对人才的真诚尊重,你们公司首屈一指。”
我也问过HR总监,当初是怎么想到用“真诚”的情感牌打动这位总监的,他说“根本没想那么多,就一门心思要拿下他,必须拿下他!很多方法就自然而然想出来了。”

兔大头是我高中密友,高中毕业后就直奔纽约上学,学油画、小提琴,兼职做模特。肤白貌美大长腿,有钱还有趣。这样的女神自然从小被男生围着转,周身散发着傲娇的高级趣味性,很少有男生如得了她的眼。
去纽约一年后,他却被一位韩国的风光摄影师迷住了,长相平淡无奇,但“专注摄影的态度和侧脸能迷死人”,这是兔大头的原话。摄影师却不喜欢兔大头,直言在纽约是出差,不打算谈恋爱,半年后就会回韩国的。
你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你说没可能就没可能?这才不是兔大头的风格,即使要说不,也得由她来。
白天上课结束后,兔大头会带着课本和油画板去摄影地等他,什么都不多问,也都不催,就静静地在一旁看书、做作业、画画。极美的风光常常出现在半夜,摄影团队就需要等到半夜,兔大头忙完自己的作业后也不走,会和他们一起,忙起来还会帮忙。一来二去,大家都默许她呆在团队里,甚至还拿她和那位韩国摄影师开玩笑。兔大头不否认也不承认,就只是看着摄影师盈盈笑。
一个月之后,摄影师不再反感兔大头。不需要拍摄的时候,兔大头常常主动约他看展览,或是要他陪自己练琴、逛纽约。
“你这么主动,不怕他反感么?”
“怕什么?他没说过啊。等他说了再出下一步对策呗。”
“这么主动,这么傲娇的你怎么拉下脸来的?”
“拉下脸?为了考到纽约来,我天天熬夜看书,这是一种努力。现在为了喜欢的人,我主动靠近和争取,这也算一种努力。性质不是一样吗?”
再之后的一个月,我和兔大头再联系时,她就已经拉着摄影师的手,成为摄影师最爱拍的“风景了”。
对于感情,之前我都是随缘的态度。相信真爱,渴望真爱,遇到了会欣喜、会珍惜,但如果即将失去,都是“你若走,我不留”的态度。但兔大头改变了我的爱情观。
若想要在一起,便要去主动争取,哪怕主动挽留。
留下来,努力经营幸福,留不住,也不会后悔遗憾。
茫茫人海,遇到合适的人太难,更多的时候都是遇到一个好的人,慢慢经营、磨合变得合适。
人,尤其是老了,其实都需要活在回忆里,而回忆都是片刻的感受。
这感受的极致,便是我们为了一件渴望的东西,人或是物,茶不思夜不想,享尽一切办法去接近、去得到。如果没有,你的人生会充满遗憾。
平淡无奇、日复一日、“就这样吧”、“差不多行了”、“船到桥头自然直”……真是无趣又无用。甚至都没有一个可以和别人、和子孙聊得淋漓尽致的片段。这样的人生要来干嘛?
所谓“尽人事知天命”,不是你不付出,却逞着口舌之快给自己找借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