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谛

作者: 灰海之空 | 来源:发表于2025-09-27 20:20 被阅读0次

我本是去寻“秋”的。

香山红叶,陶然芦花,这些被笔墨浸透的景致,仿佛成了季节的必修课。可车愈行愈远,窗外却渐渐褪去了文人画里的精致。整齐的田垄化作连天衰草,憔悴的枯黄在风里瑟索,像一件被岁月磨薄了的旧袍。几株瘦杨伶仃而立,枝桠间悬着空巢,如天地问未落款的标点。我心里泛起些微失落——这秋,未免太过草率了。

在一个无名路口下车,信步走入土路。两旁丘陵低伏,植被稀疏,露出大地最本真的肤色。风是凉的,带着微湿的绸缎质感,轻拭面颊。万籁俱寂,连草叶摩挲都敛着声息。初时觉得自己是个冒昧的闯入者,破了某种亘古的约定。可那寂静渐渐漫漶而来,将都市的喧嚣、心底的焦灼,一一沉降。

就在这极致的静默里,我遇见了那棵树。

它独立在斜坡上,有种离群的从容。辨不出树种,只见岁月在它身上凝固成深褐色的褶皱。树干需两人合抱,树皮皲裂出无数纹路,顺着某种力的轨迹盘绕扭曲,像封存的火焰,又像老者手背上隆起的脉络。叶已落尽,唯剩几片赭红缀在最高处,在灰蓝天幕下燃成不熄的炭火。

最震撼我的,是它与周遭浑然天成的和谐。它立在那里,不似从泥土生长而出,倒像是天地对话时自然凝结的符码。根系想必已与山丘的骨骼交缠,每一道裂纹都对应着土地的沟壑。

风来时应和摇曳,如默契的舞伴;日移影徙,它的影子与土石枯草交融,不分彼此。

我将手掌贴上树皮,温凉坚硬的触感直抵心扉。闭上眼,忽然觉得自己不再是自然的旁观者。我的呼吸应和着它无形的吐纳,血脉搏动暗合着地底深处的颤音。在这静默里,我与树、与丘、与秋,达成了无言的盟约。我们不再是主客二元,而是共构成寂静的本体,如音符溶于乐章,水滴汇入长河。

“天人合一”被我们说薄了,沦为口号或遥不可及的理想。

我们总带着刻意的悲悯谈论保护与回归,却在这棵老树前顿悟:和谐并非需要达成的状态,而是早已存在的本真。它不要求我们为自然做什么,只期待我们放下“我执”,谦卑地融入这无言的循环。

想起古人比我们更懂这种默契。宋玉悲秋,杜甫伤时,终究是人的情绪投射。唯有王摩诘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真正抵达化境——没有悲喜,只有从容。人行至水尽处便安然坐下,看云生云起。此刻立在树前,体会的正是这般心境:不是我在赏秋,我已成秋。

夕阳西斜,万物浸入琥珀色的光晕。我向老树微颔作别,它静立暮色中,如沉思的哲人。

归途上,荒芜不再潦草。枯草空丘,皆自有章法。秋本是盛大的收敛,庄严的告别。它剥去浮华,将生命最素朴的形态袒露给天地。而和谐,就在这袒露中悄然圆满。

今日本为寻秋色,却领受了静默的教诲。空手而来,满载而归——这满怀寂静,是秋赠予我最丰厚的礼物。

相关文章

  • 活的教导64:错误方向

    佛法里面叫二谛,二谛圆融啊。区分二谛,但是二谛还要圆融。这二谛是什么?二谛是胜义谛和世俗谛。 二谛,胜义谛叫真谛,...

  • 四di

    有关四谛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分成以下: 1、苦和苦谛、2、苦谛和集谛、3、苦谛和道谛、4、道谛和集谛、5、道和道...

  • 学习笔记—佛陀的根本教义

    一、四圣谛是基于有限之苦,明晰个人与人类之苦。 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现象,是人自我需要摆脱的;集...

  • 【无苦集灭道】语出《心经》

    【无苦集灭道】,语出《心经》经文。 这“苦集灭道”这四字,也叫做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谛”呢,就是...

  • 佛之“四谛”

    所谓“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第一个真理是:人生是痛苦的(苦谛);其次痛苦的原因来自烦恼(集谛);而人活...

  • 西雅图旧事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

  • 不相知无以相爱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献给母亲...

  • 18-四圣谛

    1苦是四圣谛的核心 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三八○) 谛,仔细听、道理...

  • 对佛教课堂的理解与感悟2

    这个星期老师讲了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其中集谛最让我感兴趣。 在集谛中是这样讲述的,人有六根本烦恼“贪...

  • 佛历•四谛说

    “四谛”即指四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一切世间生命皆苦。“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htt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