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其实原本没有那么多的矛盾。误解带来的矛盾至少占了一半以上。
有这样一个案例,情况是这样的:
一个朋友入职的公司,这天迎来了新的总经理。
在欢迎会上,朋友买了一个巨大的蛋糕做礼物。
她之所以要买这个蛋糕做礼物,主要是因为她听别人说了一句“这个蛋糕太棒了”。
但是问题来了。
这个蛋糕明显不符合职场送礼物表达心意的场景。而且,对于这个经理来说,这个蛋糕是个大麻烦。首先,他不爱吃甜食,尤其是这种蛋糕类的东西;其次,这个蛋糕尺寸太大,不方便拿:最后,他刚来,其实并不想收取任何礼物。但是如果直接拒绝,又会让别人觉得自己不近人情。毕竟,那只是一个蛋糕而已。
但是,这位朋友并没有意识到。她还觉得自对领导尽心尽力了呢。
由于她在蛋糕这件事上,没有得到新经理任何反馈。所以,她会产生“我这么尽心尽力,经理连点反应都没有”的抱怨心理,转而怨恨经理。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沉浸在“我付出这么多”的自我陶醉中,却不知道对方想要的根本就不是他们给的。
1.能力
大多数人是不具备理解他人的能力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在社会中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下做事,并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
下面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过。
一对夫妻生活了一辈子。他们俩都喜欢吃鱼,男人喜欢吃鱼头,女人喜欢吃鱼尾。可是,出于爱,男人总是把鱼头夹给女人,而女人总是把自己喜欢的鱼尾夹给男人。
他们这样虽然也过了一辈子,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找到最合适的相处方式。
可能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但是他俩就这样“误解”了对方一辈子。
你可能觉得这个故事很可笑,但是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天天都在上演。
女孩喜欢安静、喜欢稳重的人,但男孩总是吵吵闹闹的,无法获得女孩的芳心,他反过来还要怪女孩不懂欣赏。
下属总是帮上司做一些事情,简直成了对方的生活顾问,但是上司需要的是在事业上可靠的左膀右臂。
无法理解他人心思的人,即便做了各种努力,也不会获得期待的结果,因为他们看不到对方的心思,没有达成与对方的交流。他们虽然努力,但都是自以为是的努力。结果就是,想要得到某种好的反馈,却总是适得其反。
2.认识
想要不让好心变成坏事,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凡事都考虑自己,不要总是觉得这个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
你在分析和认识别人的时候,也要学会从中认识自己。如果你太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你就完全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
当你发现,不论自己是不是出于好心,但受伤的总是自己的时候,那么你就要明白,你考虑自己太多,但考虑别人太少。
你把自己不穿的衣服送给别人,你觉得朋友欠了你的人情,但实际上,朋友完全不领情。因为很可能你的衣服他也不喜欢,你的衣服他穿不了,或者干脆就是人家不想穿别人穿过的衣服。
你给别人送你觉得好的东西,但是到了朋友那里,很可能就是一个负担。
在你的喜好和别人的喜好中,有一堵看不见的墙。
墙这边鲜花烂漫,阳光璀璨,墙那边阴雨绵绵,乌云密布。
你不要光看墙这边,也要看看墙那边。
总结一下,你的好意不由你定义,而是由接受好意的人定义。你好心给淋雨的女孩撑了一把伞,但人家只是想淋淋雨,忘掉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