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宏诗
于是,我带着病人进行第三步治疗——走出去。因为人不单单和周围的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和大自然也密不可分。
我问她:“平时你的视野有多大?”她愣了:“每天都缩在屋子里,眼睛看的是不超过3米远的地方。”
的确,不单单是她,即使是天天上班的人,每天注意的或者说看清楚的也不过是眼前几米远的地方。刷牙、洗脸、吃饭、赶路、坐车、坐电梯、坐办公室……等等,你的眼睛看不出5米以外。
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空间和缝隙里,很少有机会看到远处。就算是开车,在城市的马路上,车堵得只需要不碰到前面的车屁股就行了。
我们每天行色匆匆,若有所思。即使有机会来到开阔地带,也没有心思抬起头看看远方,更不会去看看蓝天,享受阳光。我们的视野范围很小,然而和视野一样狭小的还有我们的意识空间。
——我们做个试验吧,闭上眼睛,想一下你所在的房间……再想想这个房间所在的楼房——注意,想象楼房所占的空间,而不是外表……这间楼房所在的街区……这个街区所在的城市……这个城市所在的国家……地球……太阳系……宇宙……
随着你意想的空间不断扩大,你会有越来越开阔、舒服的感觉。但我可以断定,平时,很多人的心里总被事情占有,很少呈现过自己天天生活的楼房的空间,更没有容纳过蓝天或太空。
我问她:“我们生活在哪里?”她环视一下她的家。对,在家里,十年了,你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家里、广州、地球,直到回答地球上,我又问她:“地球在哪里?”“虚空里。”“可是,你注意过虚空吗?”“没有……”
我们来自虚空,又化归虚空。可是却没有几个人注意过虚空的存在。于是,我告诉她,我不单单要带她走出去,还要带她到虚空中!
我们来到公园——她多年没有到公园里来过了。一切都那么新鲜!我告诉她,你是一个健康人,而且是一个健康的孩子,要像孩子一样对什么都产生好奇,去和小草、鲜花、泥土说话交流!……
然后,我们盘腿坐在草坪上,告诉她全身放松,主动地将眼神往远处放,去看远处的风筝。
过了一会,我又告诉她,从那只风筝看出去,越远越好!看到蓝天,看清蓝天……再从蓝天看出去,看到蓝天外,看到更远的虚空……慢慢的,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想无限深远的虚空……
几天这样的练习之后,她完全变了,精神随着眼神彻底开放出去了,似乎蓝天虚空中有无限的能量,在和蓝天交流的过程中,她好像也吸收了大自然的能量,变得活力四射,精神抖擞!
我们的头脑永远不会是空的,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占有,心中有蓝天,蓝天中就有了你。人本来就来自空无,来自大自然,头脑被这种空空荡荡的蓝天占有,被这种无限的虚空占有,似乎就回归到了生命的初始。
大自然是空空荡荡的,如果人的头脑也变得空空荡荡,没有情绪的干扰,没有欲望的煎熬,人就和大自然同步了。
有人说大自然中有一种原始的波动或叫做能量,就像地球有看不见的地磁引力一样,在影响着我们。只有当我们身心放松,心无杂念,才能感受到这种力量,才能拥有这种力量。这样把自己融入虚空,就好像用虚空来净化身心,过滤身心。用虚空的状态纯化心态,用大自然的能量净化身体。
“每次放松的融到虚空中,我都感到非常舒服,我感觉我和大自然密不可分”。是的,她又找到了“自我”——和大自然的联系!锻炼让她身心相合,做家务、走出去让她懂得了在爱和奉献中找到了自我,懂得了在和大自然融合的过程中优化生命。
半个月以后,她参加应聘,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