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读书会上,一个老师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一个朋友,他对很多事都没什么兴趣,缺乏探索的欲望,没有参与的热情。他的口头禅是:“反正我将来会死的,学这些有什么意义?”虽然他的年龄不太大,也几乎是用一种玩笑、调侃的态度在回应朋友,但事实上,当他经常这样说的时候,他是在向外界释放一种信号:“我不热爱我的生命,我不尊重的生命,我的寿命不会太长。”这种念力作用于现实层面,会形成一种真实的结果。果然没过多久,他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离世了。
念头的作用,很多人认识不清,大多处于一种茫然无意识状态。当他每天生活在一种无意识的惯性中时,他以为作用力是不会发生的。但语言其实是具备能量的。积极的语言能放出光芒,消极的语言无疑带着暗黑的能量。我们向外投射的信息,代表了我们的意愿、愿力。宇宙就是像眼睛一样,会记录我们的语言和行为,甚至我们没有宣泄出来的思维、念头也逃不出宇宙这双眼睛。因此,在佛法的戒律中,心存恶念也是犯戒。善的能量招感积极的回应,恶的能量招感不良的回应。
念头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方式,也是我们的愿望得以在世间显现出来的一种途径。起心动念虽然一般人察觉不到,证道的人却是能清晰地感应得到的,宇宙同样如此。曾经有一个老和尚跟他的徒弟——一个小和尚出行。小和尚背着包,走在途中,他心里起一念:我一定要好好修行,将来帮助更多的人。老和尚马上把他的背包抢过来,背在自己身上。走了没多久,小和尚又起一念:唉,度众生太难了,我还是自己解脱算了。老和尚马上把背包还给小和尚。小和尚不解:师父,你一下子抢过包去,一下子又还给我,这是怎么啦?老和尚说:“我抢背包,是因为你先前发了菩提心,要度众,我把包还给你,是因为你只顾自己解脱,不想度众了。你是菩萨我才会帮你背包,你不是菩萨了,我还帮你背什么包?!”
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看过。故事中的小和尚,因为念头的不同,释放出的信号是不一样的。他的起心动念老和尚看得清清楚楚,也是借背包这个动作来点化他。
作为普通人,可能完全意识不到心念的力量有这么巨大。正因为长时间处于无意识中,我们对自己的起心动念缺乏警觉,更不懂得及时反省和改正。比如当我们长时间陷入对某个人的偏见中,我们内心是有抗拒的,看到他就会觉得不舒服,这股能量也将影响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当自己内心的负面抵抗消失了后,会发现对方对自己的态度也好转了。用量子物理来解释,这就是相互有关联的两个量子之间产生了量子纠缠。所以,付出爱,就会得到爱,给出仇恨,就一定会收获仇恨。爱他人,其实是爱自己。
可是有多少人会清醒地意识这到一点呢。又有多少人对自己的亲人、老师、帮助过自己的人,由衷地生起一份感恩和敬爱呢。我们往往会因为一句话,一件事产生误会,从而推翻他之前所有对自己的好;心中只为对方一件事没符合自己的意愿,就对他产生抗拒,甚至怀疑或仇恨。这多么可惜。当内心对他人有不满的时候,其实“石头”压在自己的心里,障碍的还是自己,而非他人。听说有许多人临终之时,最后悔的事情并非是没赚到多少钱,也不是事业没做成功,而是没有好好地爱家人、珍惜与家人相处的那些日子。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没有好好地享受过生命的每一天,没有好好地爱自己,活出真正的自己来。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以。可见一个明白了生命真相的人,即使面对死亡也是无惧的。生活中,我们是否经常会不开心、自寻烦恼?是否经常会对别人产生怨怒、甚至仇恨?假如不愿意改变自己,这种负面的心念,就在播种未来的不幸。假若每一个念头是一颗种子,我们撒在生命这块泥土里的种子,都在向外散发着黑色的能量,那么,要想扭转命运,让自己的将来过得如意,那是不现实的。
如何在自己的心田里耕耘,如何播种真善美、播种希望、播种自由,全在我们平时如何训练自己的心灵,如何提高警觉。一旦发现自己的念头有负面的东西,赶紧拉回来,转为正向的意念。长期这样熏修,心会越来越清净,暗黑的能量将离得远远的,一股正气会存于心间,自己的境界就会越来越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