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

作者: 王煜舒 | 来源:发表于2022-11-19 13:32 被阅读0次

看到这次的题目,你可能就会想到这次我们讨论的主题还是和仁义有关。

首先我们还是用两个例子来代入。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寓言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它说明了一个很明显的道理。孟子说到了一个故事就是奕秋,是一个下棋很厉害的人,他有一天在教会两个人去下棋,其中一个人很认真的在听,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但是心中却在想别的事情。

作为一个寓言故事,它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其实就是说明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应该专心致志。但是这里就有一个坑。

比如说,小明在上课的时候走神,而他的老师说如果你专心一点上课不要走神,那么你这道题以及所有的科目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那么请问上课走神这件事是不是没有专心致志呢?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是的。但其实并不是上课走神仅仅是表面,他是不专心。专心致志应该是心中向善的,而上课走神这件事仅仅是在理性层面,而专心致志则是在德性层面。

所以孟子想要借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其实也是想说只有理性层面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去向更高的层面努力,比如像道德仁义层面。

另外一个故事则是关于我们今天的主题: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孟子说如果是鱼和熊掌的话,那他会选熊掌;如果是生命和仁义的话,那么他会选仁义。

那么问题就来了。

在熊掌和鱼之间做决定与在生命和仁义之间做决定他的重量是一样的吗?

很明显不是。

在鱼和熊掌之间做决定,不管最后选择了什么,我们都是可以吃到肉,都是可以填饱肚子的。但是生命与仁义就不一样了,生命是我们一生只能拥有一次的,而仁义则是在4层面中最高的层面。

可能让我们很多人选择的话,我们都做不出这个决定,毕竟这个决定太难了,要让我们舍弃自己的生命去为一个可能很少人懂的仁义,这样做毕竟太亏了。但是舍生取义舍生取义并不是让你真正的舍出生命。因为只有在生和义相违背的时候,才会有这样重要的决定。而能做到舍生取义的,都已经到达了一个贤者的层面。

相反那些舍义取生的人就会得到孟子的厌恶。因为如果他选择了舍易取生,那么他活下来也是背负着苟活的名号。

那我们要如何理解“此之谓失其本心”呢?

本心这个词的意思我们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就是性本善的意思。而失掉本心的意思,其实就和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的舍则亡概念是一样的。就是如果你主动的放弃了他,那么你就会失去他。而如果你主动的放弃了他,也就是失其本心,那么本心他就是一个被遮蔽的状态。

我们再回到孟子的本身。

孟子的一生都在想要去实现他的志向,也就是推行仁义。而要推行仁义就是王道和霸道的区分了。王道其实就是在遵循一个仁义,而霸道用的就是暴力手段。

面对当时的一个情况来看,很多的国家和君王肯定选择的都是霸道。因为霸道可以让一个国家在如此动荡的时候很快的兴起。而且他们都想保护自己,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霸道。但是孟子主张霸道其实是没有作用的,而事实也是这样,只有王道才是对于那时候真正有用的。但是有用归有用,实行归实行,能不能实行出来却是另一个话题。所以说孟子的一生都没有把王道推行出去。

那么我们再回到舍生取义的角度。

舍生取义,仅仅是舍生而取义吗?并不是生其实就是德性层面以下的理性,情感,本能三个层面,而义就是德性层面。我们需要舍得,不仅仅可以是生命,还可以是理性以下的那些负面的东西,但是并不代表我们要把这三层都给舍去,只留下德性。

那么对我们当下的学习生活而言,是否需要舍生取义呢?

其实是不需要的。因为舍生取义只是在一个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而现在我们是可以兼得的。比如说低年级的小朋友要把一桶水搬上去,那么这时候我们不需要付出我们的生命,我们也依旧可以帮他们把水搬上去。所以说舍生取义只是在一个绝对的情况下,迫不得已的选择。

这就是舍生取义。

相关文章

  • 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

  • 舍生取义

    早在,离我们现在已经有不少时间的春秋时期,有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他开创了儒家思想,做了很多的教育,是我们现在被树立...

  • 舍生取义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新的文章,讲的是舍生取义,下面是原文: 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以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

  • 舍生取义

    今天早上我们又学了孟子的一篇选读,题目是舍生取义,我们现在来看下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取义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遇到一些难以抉择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我们不想有抛弃,但也不能不抛弃,因为在孟子的舍生取义中...

  • 舍生取义

    我们在如家晨诵上学了舍生取义。这个舍生取义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那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文中说:鱼,我所欲...

  • 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就是孟子对于生与义之间的取舍,在孟子必须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时,孟子是会选择义的。如果在此时选择了生放弃掉...

  • 孟子的舍生取义,多数人理解错了,比起苟且偷生,人格生命更重要

    文|颜小二述哲文 “舍生取义”是儒家的理性人格,对于义、利议论相对较直接的,可以追溯到孟子。今人理解舍生取义,更多...

  • 孟子:舍生取义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字面意思无非就是说:鱼和熊掌,这两种东西只能选择一个。但是真的只是这样吗?如果我写...

  • 舍生取义否?

    近日语文学习了《鱼我所欲也》,老师让我们思考一下“珍惜生命”与“舍生取义”当今的现实意义,写一篇短文。我想与大家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舍生取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rk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