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走上阅读之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孩子深入阅读,这种深入阅读其实挺考验我们父母的功力的。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成长铺路,孩子喜欢某样东西,我们要围绕孩子这个兴趣和爱好,不断地给予一些教育素材、教育资源。
比如,哲哲特别喜欢狗,有一天去同学家玩,看见同学家养了一只狗,回来以后就想让我给他也养一只,当时我没有同意,说:“对于狗,我们可能还不太理解,要不这样行不行,我们先一起来读一些跟狗有关系的书,比如狗的小说,狗的一些知识类的书。”小家伙就同意了。
后来我们就经常泡在书店、图书馆看一些跟狗有关系的书,比如《马利:一只与众不同的狗》、《导盲犬迪克》、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还有威尔逊·罗尔斯的《红色羊齿草的故乡》,这些书都很棒。牧铃的《血燕》,还有《忠犬的背叛》,这些书他都看得爱不释手。我们还看了一些比如《选只狗狗带回家》这种书,就是关于狗的一些图片,狗的种类啊,狗有什么特点啊,它的寿命呀,喜欢吃什么呀,狗的寿命啊等等,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读物。因为看了很多关于狗的书,哲哲每次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看见一只狗就给我讲“爸爸,这是一只金毛狗。”然后他就会说金毛狗有什么特点,喜欢吃什么,聪不聪明等等,就像一个小专家一样。
其实就是这样,孩子看多了书就会有深刻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真的是慢慢地朝一个专家的方向去发展。
哲哲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读了一本叫《酷虫学校》的书,回来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觉得这是一种好事,我就给他买了好多昆虫方面的书,比如说《昆虫Q&A》,是台湾大学教授朱耀沂写的一本书(他还写了两本书,我都买了过来,叫《生死昆虫记》。还有黄仕杰写的一本书叫《昆虫脸书》,还有《奇妙的昆虫世界》,奥地利动物行为学之父康拉德·洛伦茨的《所罗门王的指环》,这些我都给他买了来。这些书就慢慢地把一个孩子引入到了昆虫的世界。一开始,我真没觉得他看昆虫书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但后来他跟我说了很多事例,让我对他的阅读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或者说让我很惊讶。
有一天,他跟我说:“爸爸你知道吗?我觉得蜘蛛侠一定是被狼蛛咬的。”
我就很奇怪“为什么是狼蛛咬的呀?”
他说:“因为蜘蛛侠是用手吐丝的呀!你看电影里面蜘蛛侠手一张开那个丝就从手腕处吐出来。你知道吗,爸爸,其他蜘蛛都是在腹部下面有个吐丝器,从那里吐丝,只有狼蛛的吐丝器在爪子上。”
还有一次,我们单位里,有个同事看到了一个小虫子,他以为是蟑螂让我看。我一看那个虫子尾巴部位有个像小剪刀一样的东西,就觉得这不是蟑螂,但也不知道是什么,就把这个东西拍下来,放学的时候把这个照片给哲哲看,问他是什么动物。
哲哲一眼就认出来了,他说:“爸爸,我知道,这个叫蠼螋(qú sōu)。”还给我讲蠼螋的习性,甚至是老师上课时犯的一些错误。老师讲蝗虫,照片放错了,放的是尖头蚂蚱。然后他就跟我说:“爸爸你知道吗,那个不叫蝗虫,那个叫蟌(cōng),准确的是属于昆虫纲,蜻蜓目,束翅亚目。”后来他经常给我讲这些昆虫的知识,还考核我“爸爸,你说说能装死的昆虫有几种啊?数五种就可以。
书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够活学活用,而且这些知识慢慢地成为一种体系。要成为一个专家真的不难,只要把一些好书给他,引领他,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昆虫专家,或者是狗专家,或者动物学家。另外,孩子喜欢的作者,也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孩子喜欢一本书,喜欢一个作家,慢慢地就会去找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就会在阅读之路上越走越远。
其实有的时候,到了小学高段,孩子的阅读真的不需要我们花多少心思去引领。如果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培养了一个好的阅读趣味,他就会天然地对那些不好的书加以屏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