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时,对面阿姨给了我一些苜蓿,说是昨天下午去乡下揪来的,少了点,让我不要嫌弃。
“怎么会嫌弃?”我开心地回应阿姨。
说到苜蓿,就不得不说起榆钱,这两样吃的并不是说有多好吃,而是对儿时的回忆,让人每到春天到来就不由地盼着榆树发芽,结了榆钱,盼望苜蓿早点破土而出。
这些年,每到春天到了,都能收到邻居或者朋友们送来的榆钱和苜蓿。这两年,就没收到了,因为,榆钱不是太多,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人在市场卖榆钱。
为什么对这两样东西情有独钟,归根结底还是对童年时光的追忆。
儿时在老家农村,物质匮乏,就连树木都少的可怜,更别说是榆树了,都能数的过来。记忆里,吃榆钱都是稀罕物。所以,印象深刻。
苜蓿都是相对来说好一些,说句难听话,苜蓿是给牲畜吃的,可那年月,人都吃不饱,何况是可以吃的东西。
刚刚长出的苜蓿,成为了我们难得的美味,妈妈用苜蓿可以做出好几种美食,最常见的是苜蓿麦饭。做法最简单,首先把苜蓿洗干净,沥干水后和面粉拌在一起上笼蒸。炒一些葱花,把蒸好的苜蓿麦饭倒进去,放一点盐和花椒面,炒匀就好。
还可以在蒸馒头时,把面擀成一大张,把苜蓿铺在上面,卷好剁成一个一个的卷子。
亦或者是在做汤面条时,丢一小撮苜蓿,简单又好吃。
日子一天天溜走,可就在记忆中的那些时光早已远去,吃榆钱,苜蓿只是怀念儿时春天的味道,更是对儿时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