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我们无法丈量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但是通过提高健康水准,降低疾病的发生率,现阶段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如今,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第一杀手——恶性肿瘤,即癌症。从医学方面分析,诱发癌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约三分之一与吸烟有关,三分之一与饮食有关,三分之一与传染和环境污染有关,只有1%-3%与遗传有关。所以,其实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能够操控的范围,比如下面这些:
1、坚持运动,千万别一直坐着
久坐,已成为全球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久坐的危害仅次于吸烟,缺乏运动导致每年至少有200万人死亡。
久坐办公室的人患结肠癌的风险明显高于经常运动的人和体力劳动者。这是因为长期在办公桌前久坐,人肠道蠕动减弱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 部血液循环不畅,可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这些都增加了结肠癌的发病危险。
2、不熬夜,保障充足睡眠
科学家将老鼠分为两组,一组老鼠接受正常的光照,另一组老鼠接受更多的明亮光线,好比于熬夜带来的生物钟紊乱。结果发现:多接受明亮光线(扰乱生物钟的)的小鼠肿瘤生长更快,且肿瘤的恶性程度(侵袭性)更高!这是因为生物钟紊乱,会导致肿瘤抑制基因受损,进而刺激肿瘤生长。
3、坚决不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是众所周知的事,但究竟危害能有多大呢?吸烟不仅有可能会诱发肺癌,还可能诱发几十种其他癌症,一些年轻人都因为抽烟患上了癌症。据专家介绍,三成患者得癌症跟吸烟有关。最容易引起肺癌,约有80%的肺癌是由于长期吸烟引起的,每日吸烟量越多、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时间越长、烟草焦油含量越高,则诱发癌的危险性也就越大。每日吸烟25支以上的吸烟者约有12%会发生肺癌。吸烟主要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癌肿,也可使身体其他部位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加。
4、烧烤少吃,万一忍不住吃了,吃个梨
大部分人来说,烧烤的诱惑是没有任何事物能够比拟的,而与此同时,烧烤对癌细胞的“滋补”也是不行疏忽的。肿瘤科学中心专家研讨发现,多环芳香烃物质对肿瘤的发作有着“姑息养奸”的效果。而这些物质正存在于烧烤、焦化、烟熏等食物中。 有研究发现,饭后吃个梨或喝杯热梨汁,积存在人体内的致癌物质能够很多排出;因而,关于吃烤肉等在体内聚集的强致癌物质多环芳香烃,在吃梨后会明显下降,特别是喝了加热过的梨汁。
5、油——不可重复使用
煎炸的食物好吃,很多人认为家里煎炸食物的油也不能浪费,会留下来再重复使用。但这么屡次加热的结果就是,高温条件下发生的致癌物质积累得不断增加,特别是苯并芘,这些醛类、杂环化合物等。
6、油烟机不能省
炒完菜以后,千万别为了省电而马上关掉油烟机。一来刚炒完菜的时分,一是厨房中还留有很多的油烟;二则油烟机管道中还存有很多没有排净的油烟,假如这个时分马上关油烟机,其实是跟没有用烟机一样的。油烟中含有很多的有毒物质,会损害呼吸系统,增加肺癌的也许,研讨标明,家庭主妇的肺癌率偏高,这和家庭主妇炒菜煮饭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炒完菜后,无妨让油烟机持续工作 3~5 分钟,保证油烟完全排出。
7、瘦一点,更健康
超重/肥胖是已知可增加某些癌症患病风险,这种关联已经变得更广泛,另外8种癌症被加入列表中。现在,对发表的科学文献的新评价,IARC在该列表中增加了8种癌症:胃癌(胃贲门),肝癌,胆囊癌,胰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脑膜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8、这些食物可多吃
果蔬、豆制品、粗粮……各式各样的食物天天都吃一些。咱们天天看到有说这种东西好、那种东西好的,但其实一种食物再好、再能抗癌、防心脑血管病,从营养价值和有用物质上看,它也不是万能的,也是有局限性的。所以除了那些过度加工以外的食物,都吃一些,肯定是好的。
9、腊肉和白酒,能戒就戒了
腊肉和腌菜,是国人餐桌上常常现身的菜肴,每逢年节,更是团聚待客的主菜。然而,熏香的腊肉和酸爽的腌菜,人营养的角度考虑,绝不是健康食物! 一口咸肉一口白酒,酒的滋味虽然绵长,却暗藏健康大隐患。据研究显示,熏腊腌制的食品含较多亚硝胺,亚硝胺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很大,会增加患食管癌、胃癌等的风险。
10、木质餐具要勤换
木质餐具要经常换,由于木质的餐具很简单发霉,在各种霉菌中很也许就有大名鼎鼎的黄曲霉!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 68 倍,是氰化钾的 10 倍,这种东西更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讨机构划定为Ⅰ类致癌物。
11、疾病最怕两个字——快乐
疾病虽然是一种身体现象,但却与精神因素息息相关,严重的精神创伤,精神过度紧张和情绪过度抑郁,可能是疾病的活化剂。
2010 年,世界顶尖科学期刊《细胞》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者发现,情绪会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改变肿瘤发生发展的进程。保持快乐,能更好的抑制肿瘤的发展。
人类跨越了采集、农业、工业、互联网几个时代。在健康与疾病的漫长抗争过程中,我们应该从“被动医疗”逐渐过渡到“主动健康”,从“以治病为中心”变为“以预防为中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