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由黎巴嫩和法国、美国合拍的电影,2019年在中国上映,曾经获得过奥斯卡三次提名奖。导演是黎巴嫩人,主人公是根据亲身经历找到的演员。几乎可以算是一部由真人改编真人自演的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在黎巴嫩生活的叙利亚男孩赞恩的故事。他出生于贫穷的家庭,有七个兄弟姐妹,做为老大的他今年才是十二岁,却要担负起照顾弟妹,去街上卖自制甜菜汁,去小卖店打工赚取家用的责任。他家生活在贫民窟,小得像个猪圈,几个孩子横七竖八共睡在几张拼凑而成的地垫上,妹妹来了初潮还是他这个大哥用自己的衣服做成的护垫。父母赚不到钱,日子过得一团糟。
赞恩因为不满父母为了减轻负担,把刚刚来例假,才十一岁的妹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男人,一个人逃出了家门。在外面流浪的他遇到了一个利用假身份在黎巴嫩打工的非洲黑人姑娘,并帮她带孩子。他们三人相处融洽,本该算是一段安定美好的日子。但因为她的假身份,还没来得及跟赞恩告别就被送进了牢中。赞恩只好一个人带着她的孩子,又过回了有着上顿没有下顿的生活。
后来他想逃离黎巴嫩去往瑞典,不得已把黑人的小孩子交给别人抚养,自己重新回家找身份证明。回到家他才知道,早嫁的妹妹因为怀孕大出血而亡。于是他拿着刀去捅了那个大他十几岁的妹夫。由此进了监狱。在监狱里他想明白了他和妹妹的不幸都是由于父母的不作为造成的,父母明明养不起他们却把他们生下来。于是便把父母告上了法庭。
这一部片子向我们呈现了黎巴嫩贫民窟中脏乱差的百姓生活,还有那些因为国家问题而得不到身份认证的问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看到战乱的国家低层百姓穷困潦倒的生活,不由让我们想到我们的国家。如今它虽然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体上已是比起二十年前,比起很多国家都要好得多。这让我们更加坚信,只有国家富强,社会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另外电影引出的“暴力生育”这个词也是让人深思。人们都说生而为人不能选择父母,但父母是可以选择是否生下孩子。在没有能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生活之时,是不是可以不加限制的生孩子?在没有办法对孩子负责之时,是否可以结婚生孩子?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策提出只生一个好,那是因为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也看出了暴力生育的弊端,所以才出的政策。而今,国家强盛到一定的程度,生育力却又下降不少。国家又提出了多生孩子的口号。当然国家是有国家的考虑,但落实到个人,还是有很多人不愿生孩子。
因为他们知道,在如今的时代,养一个孩子是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从怀孕再到生下孩子,不仅生理上承受巨大的痛苦,精神上也要做好诸多的准备。你要想着,从此以后将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能再自由出游;不能再任性花钱,要给孩子准备奶粉钱,尿裤钱,还要时不时面对孩子体弱生病的困境;上学要一笔数额不小的费用不说,还要面对如何教育孩子成人的问题;成人了还要考虑孩子的婚嫁,儿女的生育,孙儿的养育,然后再陷入一个轮回。……
所以如果不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宁可不生。
无论是生还是不生,我觉得这都是生而为人的一个权力。但是生下来,是要负责的,这点勿庸置疑。即使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也在变,这一点不会变。
真心希望每一对父母都要考虑清楚了再生孩子,希望每个孩子生下来都能被父母温柔以待,希望世界和平,希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网友评论